在写这篇的时候,我是单曲循环着李健的《贝加尔湖畔》 一直都有着令我心动的声音,确切的说有一点心情或者心理上的共鸣吧,尤其是刚开始手风琴的那几秒,对我来说,是天籁中的天籁。每段时间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一首歌,然后单曲循环,直到遇到新的歌曲。在没有让自己倾心的歌曲时,多半是重复播放着歌单的曲目。我从来不是个喜新厌旧的人,除了对大部分的衣服,鞋子呀你懂的。但也有一直喜欢的碎花裤,对它从来都没有嫌弃呀。哈哈。
开了一天的电脑看了20页的经济法律,即使你以为我过的还算充实,但我依然胡思乱想,以至于我深陷自己的情绪中。我也非常想摆脱手机,但是我仍时不时的刷着各种动态,新闻,甚至八卦,耗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即使我知道还有两篇论文和实习报告各种等着我,我依然可以无动于衷。其实我知道,就算我不停的看手机,始终都不会有人找我,所以我真的真的应该戒掉手机了。刚好买了一本手工艺品的书,也许明天可以试试。说到这里,又该自我反省了,刚回家一些天的时候,除了看了两本图书馆借过来的书,后来自己买了10本书,目前为止只看了一本《奥黛丽•赫本》。这几天只看了第二本的一段话。
无论如何,今天是要写关于《奥黛丽•赫本》的感受了。不然会觉得这本没结束,怎么可以开始新的一本。哈哈,我自己的怪逻辑。当然,也可能是习惯,我觉得也挺好的,有个写点东西的习惯。只是自己的懒癌,拖延症,怕冷,手机控,胡思乱想,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太在乎别人的看法等这些坏毛病真的该改改了。
奥黛丽•赫本是我的女神之一。读完她的传记才发现原来她的一生并没有那么幸福,她的确事业有成,但她的童年,爱情,婚姻似乎耗尽了她的忍耐。童年,父母离异,父亲与别人结为夫妻,即使,她那样像父亲表明自己渴望父爱,父亲也不会多看她一眼。后来又经历二战,让原本富裕的可以寄托充裕童年生活的外公家也变得一贫如洗。纳粹党蛮横无理的剥削,几乎让她险些饿死。这些苦难都是她后来无偿奉献苦难儿童的渊源和成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后真真实实去各种危地协助。
在她婚前,原本有个准备结婚的对象—汉森,但是因为汉森高姿态的作法、专断的行动和不间断的绯闻,使奥黛丽离开了他。后来与梅尔结为夫妻,可梅尔结过三次婚,我也不知道到底这个男人一开始是如何的温文尔雅才会吸引赫本。是不是她从小缺少父爱,所以如此,如果一直对她如此,也无所谓。可是两个人走着走着,赫本的名声远大于梅尔,梅尔开始利用赫本去拍一些他认为该拍的电影,赫本又是以家庭利益为重的人,不愿违背丈夫的意愿。可是还好是徒劳的,梅尔终究没落下个好名声。
唯一让她一直隐忍至离婚的原因去他们的孩子—肖恩。赫本说:若你等待多年,美梦才成真,那种喜悦简直难以形容……和儿子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我,电影不过是童话故事。她是位家庭主义者,对梅尔几乎言听计从,后来流产,由于工作中从马背上摔下来,生下死胎,梅尔的不忠让她几乎绝望,离婚后痛苦,开始一段狂想奇缘,嫁给比她年轻的多蒂,他更加不忠,还把女人带回家,使她恨不得自杀。两段婚姻都如此不幸福。与荷顿与安德森的恋情却因为他们都无法给奥黛丽她所想望的子女而无果。与芬尼的婚外恋却因为可能使她失去肖恩而不得不画下句号。接着加萨拉又只把她当作逢场作戏的对象,不愿负更多责任。回顾她的感情生活,只能说她实在运气不佳。该怎样强大的内心才能承受这样的生活。幸运的是,晚年的时候终于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沃德斯,也找到了自己乐此不彼的奉献事业。当初去拍电影是因为为了赚钱,没想到却让她一夜成名,名声大噪。家世让她与生俱来的气质与从小学芭蕾让她更加优雅都是别人难以替代的,随和、美丽、大方、聪明让她收获了事业,后人的明星中很少有人达到她这么经典,这么一个高度,都是她该得的。
看过关于她的电影中,《罗马假日》还是很推荐的,其次是《窈窕淑女》印象比较深,因为看了至少四五年了,记忆仍犹新。黑白色的电影,很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