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从前两天开始进入了梅雨的季节。梅,熟称“霉”,连绵不断的阴雨,是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的天气,空气里的湿度让前天开始洗的衣服可能几天之后都不能干,即使干了之后穿上身,也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是我却独独爱这天气,并不是因为我爱这梅雨,只是我爱这下雨天,我能想象到很多美好的场景,都是跟下雨天有关,语文课本里的“听听那冷雨”,歌词里唱到的“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与你一起躲过雨的屋檐”,“下雨天了怎么办,我好想你”。。。《天使之恋》里因为雨伞的场景,男女主相识,《假如爱有天意》里雨里奔跑的场景。。。好像雨天,就会有浪漫的事情发生。而我,很喜欢下雨天。纵使加入工作行列以后,对雨的喜爱没有之前那么深厚了,因为下雨天能想到的场景就是“堵”,和那些浪漫的情节完全脱轨了,但是周末时间,对雨喜爱的程度还是一样的,原来钟情于一样东西,真的是看心态,就像此刻一样,轻松的氛围里,雨,我还是很喜欢。
渲染了这么多背景描述,只是想给自己看电影找一个意境,昨天晚上又是周末假期的到来,看着天上连续滴落的水珠,听到外面滴答滴答的声音,拉上窗帘,躲到被窝,我为自己准备了一件精神食粮,这样的天气,看一部电影,或许是最美好不过的了。于是,在众多电影库里搜索,不看恐怖片,不看悬疑片的我,在经过十几分钟的寻寻觅觅后,了无结果。突然想起微博之前收藏的电影博主推荐,于是还是依循上回看电影的步骤,找到了几部国外影片,最后目光锁定在了布拉德皮特上,《本杰明巴顿奇事》又名《返老还童》,国内好像也拍了一个相似的版本《重返二十岁》,没有看过国内的版本,也没有看过国外影片的简介,带着好奇心,点开这部影片,这部长达2个半小时的影片,就好像人生采用倒叙的手法拍摄,在朗读声中听完了两个人的一生,影片有着浓厚的时代背景,一战,二战以及之后的几十年,一个人的一生,两个人的一生,一代人的一生,爱让他们在最折中的年龄遇见,他们也遇见了彼此最美的状态,爱也让他们选择放开,或许知道自己最后的结局,男主人公选择了主动离开,这部电影采用的离奇的手法,那就是男主人公的成长和容貌是相反比例的,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撇开容貌这个点,其实这就是一部动人的爱情文艺片,感谢男主人公留下的笔记,能够让我们看到之前他成长的历程和不同的经历对人生的感悟,我不能说这是一部很催人泪下的故事,但是一些小的情节足够打动我,用笔记留下一生的足迹,用明信片表达对方的思念,女儿的思念,这些都是那样的年代才能拥有的情节,如今信息泛滥的年代,这些美好的事物或许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但是总有人对这样的美好有些执念。
从一开始这样的题材设定,不能说完全是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它其实也在提醒着我们,nothing lasts forever,珍惜身边的所有,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世界上所有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在这些正常的世界秩序中,我们,一起慢慢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