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课程数学是什么?
杨玉翠老师认为:
不是数学,是学习;不是教学,是育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确实,数学的学习,只是一种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思维,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全课程数学的三大特点
1.有用的数学—有趣
(1)教师有趣:数学教师要幽默,微笑,尤其在低端
(2)课程有趣:数学教师要会讲数学故事、要学会新颖的方式教学
(3)有用的数学:只有当孩子意识到数学有用时,他才会爱学。所以让数学与自己发生联系很有必要。
2.多学科融合—自主
真正的自主学习,不仅与教师有关,而且与课程有关
3.思维的数学—思维
数学作为培养思维的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三、教什么?怎么教?
(1)教什么?
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的内容,都是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只是在结构上存在不同,所以教的内容一样的。
(2)怎么教?
全课程数学六大课型
1.目录课:可以尝试在二小三年级《开学第一课》开展
学生提出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知识结构
2.单元开启课:备课过程中,需必须备完整个单元,然后结合目标和学情,重新设计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并不是课本给什么我就上什么内容。
案例1: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开启课
研究什么问题—怎么研究—从哪些方面研究
给孩子展示的机会:不要过度的要求,不要过度的评价,要多鼓励,才能给孩子学习、展示的动力。
案例2:小数的意义与性质
用联系的观点研究数学
研究什么?—从哪些角度研究?—怎么研究?
是什么?what
为什么?why
怎么做?how
研究任何事物都要围绕这三个问题,一切学科都是教“结构”
3.自主研讨 4.交流展示课
案例:求近似数的难点在哪里?你打算怎么解决?
5.主题项目课
案例:“做一把独一无二的尺子”
—认识厘米、米
1.项目启动:视频、故事、表演、绘本等,激发兴趣,引发驱动问题。
2.头脑风暴
3.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4.应用测试,发现新问题,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5.展示成果:尺子博物馆
6.整理反思课
五会:会合作—会讲—会问—会读—会听
全课程数学,教师应做到:
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充满兴趣
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集中精力
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会想问题
要做好一件事,热爱是关键!
尚鹏老师—一年级全课程数学教学体会
一、教什么?以一年级上册为例
二、怎么教?
全课程六大课型
(1)单元开启课
有序地思考、分析问题
一年级学生理解文字能力有限,语言障碍,教师要扮演好“翻译家”的角色。
(2)自主研讨,交流展示课
案例: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章节开启)
(3)整理反思课
起—单元开启
承—自主研讨
转—交流展示
合—整理反思
案例:数与代数部分
研究一个小动物,可以研究哪些方面?
…
那研究一个数呢?
含义、读写、特点、计算、解决问题
突出重点、查漏补缺、知识再构建
(4)家庭作业
1.日常练习
相应习题+小活动
2.节假日练习
相应习题+绘本阅读+小项目
学习效果:90分+思维
学习限制:课时少 课时短 无课间 练习少
学习效果:成绩不错 思维活跃 学生喜欢 家长满意
为什么要这样教?
让学生充满兴趣
让学生集中专注力
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赵锐—如何管理一年级的数学课堂?
一、做好班级管理三个维度
1.自我管理
方法1:先入为主 一号坐姿
将课堂规则带有一些“仪式感”。
让课堂互动变得有趣味性
快速拉回学生注意力的“密码
方法2:“先下手为强”。
第一天,第一节课,第一时间引入规则。
通过孩子的方式去讲解,初步形成规则“底线”
方法3:
奖励机制挂钩黄金规则,初步培养规则意识。例如:加星,小贴画,黄金时间
点明不正确的选择,不如鼓励正确的
同时赵锐老师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创意的、有趣的课堂管理技巧,如击掌鼓励、与学生同海拔、课堂的随机应变等
2.合作管理
搭班老师统一尺度、统一标准
3.家校关系
1.可能原因不在学校这边!
2.家长也是与学生沟通的一条管道
3.信任
以前一切的基础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信任
如何获得家长信任?获得家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