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象牙塔,进入大学深造,是无数青年学子的梦想。对于体育运动员来说,早日登上领奖台,摘取桂冠,实现冠军梦,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校园;因此,当他们功成名就或退役的时候,读书梦又会在心中潜滋暗长。因此,重回校园,继续读书,成了不少体育明星的首选。
戴菲菲是艺术体操运动员,全运会艺术体操冠军。她有着典雅的气质,美丽的面庞,身材高挑,被人们称为“中国体坛第一美女”。有媒体曾赞誉她:戴菲菲五官十分清秀,即便是素面朝天也掩盖不了她的好品味,写真中时刻体现着其典雅的气质。
戴菲菲退役之后,进入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行深造,毕业时她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拿到了广告系和艺术系的双学位。
回顾优秀运动员的人生规划,“体”而优则学的事例屡见不鲜。刘国梁、刘国正、丁俊晖、邹市明和姚明等体育明星就选择在上海的学校充电,开启了自己的求学之旅。
十年磨一剑,2014年刘国梁在上海交大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从2003年退役转任教练,刘国梁以超人的毅力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第一步就是进入大学课堂。刘国梁最终选择人力资源专业开启人生另一课。
丁俊晖是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交大读书,他不仅要学习英语、数学等基础课程,还要学习市场管理这样的专业课。
看过徐莉佳比赛的网友们,给她取了一个特别贴切的绰号——裁判职业生涯碰到的最大对手。在里约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中,徐莉佳竟然在缺少一轮成绩的情况下重返总成绩第一名。这种状况,被网友们形象称为“学霸少考了一门还是第一”。然而不仅奥运赛场上,在上海交通大学这所名校里,她同样也是学霸一样的存在。徐莉佳的英文流利程度,就让国外记者都惊讶不已。
2011年11月6日,姚明前往上海交通大学报到。姚明不仅高数过了,而且历史课程还取得高分。
两届奥运会冠军邹市明早在2005年,就进入上海体院体育教育训练专业读本科,2009年又顺利成为硕士研究生。邹市明在上海体育学院的班主任唐卫国曾这样说道,“考试很严格,和一般学生一样,邹市明的成绩都合格。”
丁宁,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奥运冠军。在寻常印象里,运动员进入大学大都选择相关运动训练专业,或是体育管理专业就读。丁宁认为,通过学习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对乒乓球有更全面的了解。”
信念不因挫折而改变,梦想不因身份而放弃。每个运动员都有一个冠军梦,都有一个大学梦,愿他们在知识的殿堂里,找到自己新的人生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