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到底为了什么?
读书无用论,一直陪伴着我的生长历程,有时候我自己也觉得读书确实是没有用的:看看自己考上大学又能怎么样?继续读研究生不也照样拿5、6千块的工资吗?而那些初中没毕业的同学现在城市里面已经买了房,买了车,而且已经成为富豪了!也许大家觉得房车不能去定义一个人的成功,那我更困惑了,既然成功都是别人定义的,那么是非标准哪种才是正确的呢?
《如何阅读一本书》可以说给我的震撼特别大,以前的读书总是在被动的接收,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读书,直到看到了这本书,让我慢慢的的喜欢上了阅读,随着阅读的增多,我慢慢发现我自己一直都生活在自己所构建的孤岛之上,我的思想是偏激的,盲目的自大,对于思考问题的深度是严重不足的。以前以为小时候读过百科全书,就以为知道了一切,殊不知,我仅仅只是知道它是什么而已,也从未有过认真思考,它为什么是它,它能带给我什么样的改变?我们在不断的自我怀疑中不断的去固化原本就偏激的思维,拿着个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我们总是去区别我和他,很明显他与我不会是一种类型。
世界就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螺旋式发展的!慢慢的我在书中找到了我的疑惑。人类的书籍可以暂时利用二元法来划分:小说类的和非小说类的。小说类的书籍,大家也都清楚明白,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升华,期待在小说的世界里构建一个真正的理想乌托邦!而非小说类的书籍,想要传达三方面的内容:1.传播知识,像物理,数学之类。解答的是知的问题。2.指导你生活的方式,比如你学了理财的知识,你赞同的话会利用书中的方法去实践,解答的是行的问题。3.改变你之前对于知行的偏见,它像是一个人生矫正器。
阅读和学习
可以说学习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其属于认知的范畴,而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所谓的知识,所以我们要明白每次死记硬背前人的知识不过是他们的结论罢了,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去接收它!而应该去思考它是如何得来的,对于指导我们的人生问题是否有帮助?可以说学习就是带着功利性的,你所学的知识不能用来指导你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的话,那就是一无是处的知识,不要也罢!
阅读和常识
阅读有时候就是在进行反常识的思考,我们从本能中接收到 的常识,一直是我们面对危险世界的第一手资料,然而世界的发展速度出乎的快于我们本能的进化速度,因此很多常识都是错误的!我们也很容易因为在阅读中发现与常识相反的结论而显得更加的困惑。这时候就进入到了另一个循环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