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在北方的一个小农村里,每天通过手机信息感受最多的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与时间赛跑,和病毒斗争,但也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谣言!
比如,已经被证不实的谣言:“华南海鲜老板余甜公公是省政协原副主席郑心穗”、“北京超市、菜市场要关门一周”、“日本派遣1000人医疗队前往武汉”等等。
所幸的是,无论是政府召开相关发布会、还是相关当事人、官方或专业媒体,都会及时组织辟谣,及时发布被证不实的谣言,也及时的避免了谣言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在谣言和辟谣之间,经历的是从被谣言震惊、到辟谣后被欺骗的心理过程,甚至会产生对造谣者在非常时期造谣行为的憎恨之情。
那么,为什么当初会相信这些谣言呢?或者说当初我们相信谣言是基于怎样的一种“心理表征”呢?
第一, 谣言的内容与“我”有关:
以《光明网》在“不要信!关于肺炎疫情,这10大谣言别信!”一文中,“湖北主播戴口罩播新闻”、“三大运营商能追踪武汉人”、“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武汉加油站停止营业”、“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等十大谣言,在当前形势下,均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再加上冠以“湖北主播”、“三大运营商”、“钟南山院士”等具有相当可信度的主语,从而引起人们当初对这些谣言一时的相信。
第二, 认知本身具有选择偏差:
趋利避害,仍然是认知的天性之一,而由此产生了对信息筛选的认知偏差,以“饮用高度酒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这一谣言为例,1月22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原话是:
记者:医用酒精在棉片上面进行消毒,擦拭手机和双手,这个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75%的酒精是能够杀灭这个病毒的,所以大家如果去买这些东西,在日常经常接触的地方,想要定期去消毒一下,都是可以的。
就这么一个清楚的采访对话,对于酒精这事应该是再清楚不过了,“饮用酒精”、“定期消毒”,但是后来就是被一些人曲解为“饮用高度酒”,始作俑者估计要么是酒徒、要么是酒商。
第三, 信息的不对称或模糊性:
通过对信息的不对称或模糊化处理,利用大多数人不追根溯源的线性思维,是大多属谣言的主要特征之一。
《人民日报海外版》1月28日在题为“辟谣!日本派遣1000人医疗队前往武汉是假消息”中,对这个1月27日在朋友圈和网上流传开来的谣言辟谣(辟谣速度之外令人惊叹!):日本读卖电视台1月27日13:55播出新闻节目“宫根屋速报”,在播放1月27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的记者发布会现场,当时屏幕上字幕有两行,第一行是“新型肺炎中国政府举行记者发布会”,第二行是“将派遣医疗人员约1000人前往武汉”,由于日语表达中习惯性省略主语,结果导致有网友断章取义,根据图片文字推测为“日本派遣1000人医疗队前往武汉”,并且配上日本读卖电视台播报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会画面,结果让更多的人信以为真。
通过以上三点(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其实造谣者的谣言,本质上是利用多数人的“天性思维”,或者天然的“心理表征”,这看上去有明显的“事后诸葛亮”的做派,但是,面对有可能出现的谣言,如何才能不做“事后诸葛亮”,而做一个在谣言面前的“明白人”呢?这就涉及针对谣言这一问题,如何重构“心理表征”的问题,也就是要对谣言的认知进行重构!接下来,从造谣者是如何造谣的和如何对信息进行验证两个方面重构认知、修正“心理模式”,以期望提升我们识破谣言的能力:
第一, 造谣者是如何造谣的?
1947年,美国社会学家G.W.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总结出谣言公式:R=I*A,其中R是谣言的杀伤力,I是信息的重要度,A是信息的不透明度,之后传播学者克罗斯将这一公式进一步发展后提出:谣言=事件的重要性X事件的模糊性÷公众的批判能力,对谣言公式的理解就是:
1、 信息重要性:一件事情或一个人对公众有一定的重要性,就能成为造谣者足以引发公众关注的“触动点”或噱头。在目前疫情中出现的谣言,都明显具有这个特征,造谣者提供的信息,基本都在公众重点关注的范围之内,故而能够引发公众的注意力资源。
2、 信息不透明或模糊性:所谓不透明或模糊性,就是造谣者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对部分信息进行不透明或模糊化处理,甚至扭曲,从而误导公众、诱导公众达到自己的目的。最近各地抓了很多疫情造谣者,基本都是处于某种目的而对信息的模糊化处理。而且政府、相关人物等通过发布会等及时公告全面信息得以消灭谣言。
3、 公众评判能力:公众对信息的判断,在信息不透明的前提下,尤其是缺乏冷静态度、理性分析、务实求正时,往往会掉入造谣者的“陷阱”,而且对一些重要信息,尤其是附上图片、带有名人主语等的信息进行二次传播,从而成为造谣者的“传播工具”,引起不必要甚至不良的影响。此时权威信息的发布,对于切断谣言、引导公众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造谣者是如何利用“造谣公式”进行造谣的呢?
1、 识别公众 “关注圈”,判定公众对重要信息的预期,然后在公众预期的重要信息范围内,提供公众预期的重要信息,然后引导公众所提供的信息对公众很重要,以及如何实现公众所预期的重要性。(注意,绝对不告诉你为什么重要!)
2、 引用模糊性信息,尤其是公众不太普及的信息,包括伪科学,从而引导公众得出发布者所期望的认知或结论。北爱荷华大学心理学教授海伦.哈顿:我们人类往往更重视负面信息,这是具有进化意义的,如何躲开猛虎般的知识,要比发现一片野花地的新闻重要得多。
第一, 如何验证信息是否是谣言?
1978年,学者诺曼首次把“三角验证”首次引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三角验证又称多元测定,是指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同时运用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资料来源,研究对象,或理论观念,此种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将耕地线性思考所导致的偏误或盲点,增进研究结果的解释效力,简而言之,所谓三角验证,就是以一种以上的理论、方法、资料来源或分析者解释同一现象,以确保研究发现的一致性。具体应用:
1、 资料来源:信息来自何处?谁发布的?
2、 作者信息:信息发布者是谁?什么背景?有无其他专家、学者佐证?
3、 论证逻辑:信息论证逻辑是否自洽?按照自身逻辑推演能证明至少不是矛盾或错误?
这个三角验证方法,具有严肃的科学验证的思维和方法,但针对网络信息的证伪,其实不必如此复杂,甚至通过简单的验证就能辨别,一个简单的三角验证方法就是:搜说一下当事人、对立面和第三方的反对意见即可,另外,关于如何验证谣言,搜狐“谣言终结者”栏目总结出七种武器,分别是:
1、 通过专业人士去伪存真,反击伪科学,作为公众,应该相信真正的专业人士直接提供的信息,所以,常备专业人士、官方发布等直接信息渠道,是识别谣言所需的常备工具。
2、 借助常识的力量,比如喝高度酒抵抗新型冠状病毒,如果这个命题成立的话,那么就不可能有目前的情况。
3、 追根溯源,查找信息来源,造谣者基本不会标准信息来源,或以不对称信息误导公众对信息源的认知。朋友圈谣言的常用格式是:最新消息,……,至于这个最新消息从哪来,上网基本搜不到。
4、 假新闻缺乏“W”信息,作为一则新闻,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都是基本的,缺乏新闻基本信息,或者新闻稿结构不完整、缺失的,基本都是假信息或谣言。
5、 假“名人名言”,无论是“非典”还是目前疫情,这个是造谣者常见套路,往往冠以:XXX:XXXXX,特殊时期,真有名人名言,一定会通过官方渠道或专业渠道发布的,如果查不到这些渠道发布“名人名言”,基本都是假消息或谣言。
6、 有图不一定就是真相,大脑更容易接受图片信息,造谣者也利用了这点,所以对有图的信息,尤其是非官方、非专业人士提供的信息,要对图片的内容进行追根溯源的求证,否则就容易掉入信息发布者的“陷阱”。
7、 官员贪腐信息中,不少存在细节失实,还有部分线索是虚构的。
疫情面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更多的是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远离病毒保持健康,这就是对目前形势下,作为一个普通人不给他人添乱所能做的、所应该做的,识别谣言、不传播谣言,做个谣言面前的明白人,就是我们在这场疫情面前,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本分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