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心

【采集】一般于8~10月间,选择桂树,按一定阔度剥取树皮,加工成不同的规格,主要有下列几种:

①官桂:剥取栽培5~6年的幼树干皮和粗枝皮,晒1~2天后,卷成圆筒状,阴干。又名菌桂(《本经》一作菌桂),筒桂(《唐本草》),桂尔通、桂通、条桂。呈半槽状或圆筒形,长约40厘米,宽约1.5~3厘米,皮厚1~3毫米。外表面灰棕色,有细皱纹及小裂纹,皮孔椭圆形,偶有凸起横纹及灰色花斑

②企边桂:剥取十余年生的干皮,两端削齐,夹在木制的凸凹板内,晒干。又名清化桂。呈长片状,左右两边向内卷曲,中央略向下凹,长40~50厘米,宽4.5~6厘米,厚3~6毫米。外表面灰棕色,内表面红棕色,用指甲刻划时则现棕色油纹。香气浓烈,其它与官桂相似。

③板桂:剥取老年桂树的干皮,在离地30厘米处作环状割口,将皮剥离,夹在桂夹内晒至九成干时取出,纵横堆叠,加压,约1个月后即完全干燥。又名桂楠,呈板片状,通常长30~40厘米,宽5~12厘米,厚约4毫米,两端切面较粗糙。

以上均以皮细肉厚,断面紫红色,油性大,香气浓,味甜微辛,嚼之无渣者为佳。

至于"桂心",即官桂加工过程中检下的边条,除去栓皮者,表面较平滑,红棕色,通称"桂心"(甘草水浸一宿用)。各种肉桂商品均宜贮藏于干燥阴凉处,或入锡盒内,密闭保存。

《本草备要》

大燥,补肾命火

辛甘大热,气浓纯阳。入肝、肾血分(平肝、补肾),补命门相火之不足(两肾中间,先天祖气,乃真火也。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无此真阳之火,则无以蒸糟粕而化精微,脾胃衰败,气尽而亡矣),益阳消阴。治痼冷沉寒,能发汗疏通血脉,宣导百药(辛则善散,热则通行)。去营卫风寒,表虚自汗(阳虚),腹中冷痛,咳逆结气(咳逆亦由气不归元,桂能引火,归宿丹田)。

木得桂而枯(削桂钉木根,其木即死),又能抑肝风而扶脾土(肝木盛则克土,辛散肝风,甘益脾土),从治目赤肿痛(以热攻热,名曰从治),及脾虚恶食(命火不足),湿盛泄泻(土为木克,不能防水。古行水方中,亦多用桂,如五苓散、兹肾丸之类),补劳明目,通经堕胎(辛热能动血故也)。

出岭南桂州者良(州因桂名)。色紫肉浓,味辛甘者,为肉桂(入肝、肾、命门)。去粗皮用(其毒在皮),去里外皮,当中心者,为桂心(入心),枝上嫩皮,为桂枝(入肺、膀胱及手足)。得人参、甘草、麦冬良。忌生葱、赤石脂(本草有菌桂、筒桂、牡桂、版桂之殊。(今用者亦罕分别,惟以肉浓气香者良)

《本草便读》

辛甘大热,补命门助火消阴,紫赤多香,益肝肾通经行血,腹痛疝瘕等疾。可导可温,风寒痹湿诸邪,能宣能散。(肉桂产南方粤西安南等处),种类甚多.大抵以色紫肉浓味甜有油者佳。然甜中带辛,自有一股香窜温暖之气,入心肝脾肾四经血分,温散血分寒邪,破血结,除症瘕,同补肾药用,能补命门元阳不足,如格阳戴阳等证,又能引火归原,如欲补心阳,益脾阳,均可各随佐使。桂水炒白芍,大能平肝。肉桂皮也,观其性味,察其主治,无论内寒外寒,在于营分者,皆可治之。)

《本草从新》

大燥、补命门火、平肝通血脉、引火归元.

辛甘大热,有小毒,气浓纯阳,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之不足,(两肾中间、先天祖气、乃真火也、人若无此真阳之火、则无以蒸糟粕而化精微、脾胃衰败、气尽而亡矣。)益阳消阴,治痼冷沉寒,下焦腹痛,奔豚疝瘕,疏痛百脉,宣导百药,能抑肝风,(木得桂而枯、削桂钉木根、其木即死),而扶脾土,(肝木盛则克土、辛平肝木、甘益脾土)疗虚寒恶食,湿盛泄泻,(土为木克、不能防水、古行水方中多用之、如五苓散之类)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从治咳逆结气,目赤肿痛,格阳喉痹,上热下寒等证,(以热攻热、名曰从治、若肺热气不下行、每上见热证、下见足冷、设误用之、祸不旋踵)通经催生堕胎,(辛热能动血)交趾桂最佳,(体松皮直、起花、紫肉黑油、味甜多辣少、今难得)其次蒙自桂可用,(距交趾不甚远)其次安南桂,东京桂亦可用,(以上三宗、体略松、皮直、有花、紫肉、黄油多、黑油少、味甜少辣多.)姚桂、浔桂、紫荆桂(俱体重、皮不直、有花皆做上、味甚辣略甜)用之不能治病,洋桂、云南桂,(体皆急重、切开肉内、有白点起丝、味苦辣、尝之舌上稠腻、甚至麻木)皆大有害,万不可用,去粗皮,(其毒在皮)不见火,须临用切碎,群药煎好方入、煎一二沸即服)得人参、甘草、麦冬良,忌生葱、石脂、(足筋急,桂末和白酒涂之,外肾偏肿,桂末水调方寸匕,涂之)

《本草撮要》

味甘辛.入足厥阴经.功专疗沉寒痼冷.益火消阴.通经催生.得人参、麦冬、甘草能益中气.得紫石英治吐逆.得二苓、泽泻、白术行水.去粗皮用.得人参、甘草、麦冬良.忌生葱、石脂.足 筋急.桂末和白酒涂.外肾偏肿水调涂均效.产交趾者良.

《本草分经》

辛甘,纯阳大热,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之不足,能抑肝风而扶脾土,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治痼冷沉寒,疏通血脉,发汗去营卫风寒。

《本草分经》

见肝热。

《本草害利》

〔害〕其气大热,偏胜阳气,表里俱达。和营气,散表邪,出汗,实腠理,则桂枝为长。故仲景以治冬月伤风寒,病邪在表者。肉桂、桂心实一物也,只去皮耳,此则走里行血,除寒、破血、平肝,入右肾命门,补相火不足。然大忌于血崩,血淋,尿血,阴虚,吐血,咯血,鼻衄,齿衄,汗血,小便因热不利,大便因热燥结,肝热咳嗽,肺热,气不下行,每上见热症,下见足冷,产后去血过多,产后血虚发热,小产后血虚寒热,阴虚五心烦热,似中风,口眼歪斜,失音不语,语言蹇涩,手足偏枯,中暑昏晕,中热腹痛,妇人阴虚,少腹痛,一切温病,热头疼,口渴,阳症发斑发狂,小儿痧疹,腹疼作泻,痘疮血热,干枯黑陷,妇人血热,经行先期,妇人阴虚内热经闭,妇人阴虚,寒热往来,口苦舌干,妇人血热,经行作痛,男妇阴虚,内热外寒,中暑泻利,暴注如火,一切滞下纯血,由于心经伏热,肠风下血,脏毒便血,阳厥似阴,梦遗精滑,虚阳数举,脱阴目盲等三十余症,法并忌之。误投则祸不旋踵。谨察病因,用舍在断,行其所明,无行其所疑,其慎毋尝试也。忌生葱、石脂。

〔利〕甘辛大热大温,气浓纯阳,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之不足。益阳消阴,治痼冷、沉寒、平肝、降气、引火归元,益火救元阳,温中扶脾胃,通血脉,下焦腹痛能除,奔豚疝瘕立效。宣通百药,善堕胞胎,得人参、甘草、麦冬良。

〔修治〕去粗皮用,或研末冲入药煎,勿令泄气,或用米糁捣和为丸,先吞,或用枣肉糊丸,如前法吞,随症施用。去肉外皮,为桂心,枝小气薄者,为桂枝。又有一种观宾桂,今书官桂,但能温里和营。

《本草经解》

气大热.味甘辛.有小毒.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出汗.止烦.止唾.咳嗽.鼻 .堕胎.温中.坚筋骨.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久服神仙不老.肉桂气大热.禀天真阳之火气.入足少阴肾经.补益真阳.味甘辛.得地中西土金之味.入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有小毒.则有燥烈之性.入足阳明燥金胃、手阳明燥金大肠.气味俱升.阳也.肉桂味辛得金味.金则能制肝木.气大热.禀火气.火能制肺金.制则生化.故利肝肺气.心腹太阴经行之地.寒热冷疾者.有心腹冷疾而发寒热也.气热能消太阴之冷.所以愈寒热也.霍乱转筋.太阴脾经寒湿症也.热可祛寒.辛可散湿.所以主之.经云.头痛巅疾.过在足少阴肾经.腰者肾之腑.肾虚则火升于头.故头痛腰痛也.肉桂入肾.能导火归原.所以主之.辛热则发散.故能汗出.虚火上炎则烦.肉桂导火.所以主止烦也.肾主五液.寒则上泛.肉桂温肾.所以止唾.辛甘发散.疏理肺气.故主咳嗽鼻 .血热则行.所以堕胎.肉桂助火.火能生土.所以温中.中者脾胃也.筋者肝之合也.骨者肾之合也.甘辛之味.补益脾肺.制则生化.所以充肝肾而坚筋骨也.其通血脉理疏不足者.热则阳气流行.所以血脉通而理疏密也.宣导百药无所畏者.藉其通行流走之性也.久服神仙不老者.辛热助阳.阳明故神.纯阳则仙而不老也.

【制方】肉桂同人参、炮姜、附子.治中寒腹痛.同姜黄、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治左胁痛胀.同当归、牛膝.治冬月产难.产门不开.同黄柏、知母丸.名滋肾丸丸.治小便不通.

《本草求真》

(香木)补命火除血分寒滞

肉桂(专入命门肝)。气味纯阳。辛甘大热。直透肝肾血分。大补命门相火。(相火即两肾中之真火。先天之脾气也。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水谷入胃。全在此为蒸腐。)益阳治阴。(赵养葵云。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八味地黄丸是也。)凡沉寒痼冷。营卫风寒。阳虚自汗。腹中冷痛。咳逆结气。脾虚恶食。湿盛泄泻。(时珍治寒痹风湿。阴盛失血。泄痢惊痫。皆取辛温散结之力也。古方治小儿惊痫。及泄痢病。宜五苓散以泻丙火。渗土湿。内有桂。抑肝风而扶脾土。引利水药入膀胱也。)血脉不通。死胎不下。(肉桂辛散。能通子宫而破血调经。)目赤肿痛。因寒因滞而得者。用此治无不效。盖因气味甘辛。其色紫赤。有鼓舞血气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昔人云此体气轻扬。既能峻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通营卫。(的解)非若附子气味虽辛。复兼微苦。自上达下。止固真阳。而不兼入后天之用耳。故凡病患寒逆。既宜。及因气血不和。欲其鼓舞。(痘疮不起必用。)则不必用附子。惟以峻补血气之内。加以肉桂。以为佐使。如十全大补人参养营之类用此。即是此意。今人勿细体会。徒以附桂均属辛温。任意妄投。不细明别。岂卫生救本辨药者所应尔尔欤?但精亏血少肝盛火起者。切忌。桂出岭南。色紫肉浓。体松皮嫩。辛甘者佳。得人参良。忌生葱石脂。锉入药。勿见火。

《本草新编》

肉桂,味辛、甘、香、辣,气大热,沉也,阳中之阴也,有小毒。肉桂数种,卷筒者第一,平坦者次之,俱可用也。入肾、脾、膀胱、心胞、肝经。养精神,和颜色,兴阳耐老,坚骨节,通血脉,疗下焦虚寒,治秋冬腹痛、泄泻、奔豚,利水道,温筋暖脏,破血通经,挑中益气,实卫护营,安吐逆疼痛。此肉桂之功用也,近人亦知用之,然而肉桂之妙,不止如斯。

其妙全在引龙雷之火,下安肾脏。夫人身原有二火,一君火,一相火。君火者,心火也;相火者,肾火也。君火旺,则相火下安于肾;君火衰,而相火上居于心。欲居于心者,仍下安于肾,似乎宜补君火矣。然而君火之衰,非心之故,仍肾之故也。肾气交于心,而君火旺。肾气离于心,而君火衰,故欲补心火者,仍须补肾火也。夫肾中之火既旺,而后龙雷之火沸腾,不补水以制火,反补火以助火,无乃不可乎。不知肾水非相火不能生,而肾火非相火不能引。盖实火可泻,而虚火不可泻也。故龙雷之火沸腾,舍肉桂,又何以引之于至阴之下乎。譬犹春夏之间,地下寒,而龙雷出于天;秋冬之间,地下热,而龙雷藏于地,人身何独不然。下焦热,而上焦自寒;下焦寒,而上焦自热,此必然之理也。我欲使上焦之热,变为清凉,必当使下焦之寒,重为温暖。用肉桂以大热其命门,则肾内之阴寒自散,以火拈火,而龙雷收藏于顷刻,有不知其然而然之神。于是,心宫宁静,火宅倏化为凉风之天矣。然而肉桂之妙,又不止如斯,其妙更在引龙雷之火,上交于心宫。夫心肾,两不可离之物也,肾气交于心则昼安,心气交于肾则夜适。苟肾离于心,则晓欲善寝而甚难;心离于肾,则晚欲酣眠而不得。盖心中有液,未尝不欲交于肾,肾内有精,未尝不欲交于心也,乃时欲交接,而终不能交接者,其故何也?一由于君火之上炎,一由于相火之下伏耳。试看盛夏之时,天不与地交,而天乃热;隆冬之时,地不与天交,而天乃寒。

人身何独不然?君火热而能寒,则心自济于肾;相火寒而能热,则肾自济于心,亦必然之理也。我欲使心气下交于肾,致梦魂之宁贴,必先使肾气上交于心,致寤寐之恬愉。用肉桂于黄连之中,则炎者不炎,而伏者不伏,肾内之精自上通于心宫,心内之液自下通于肾脏,以火济水,而龙雷交接于顷刻,亦有不知其然而然之神。于是,心君快乐,燥室忽化为华胥之国矣。肉桂之妙如此,其他功用,亦可因斯一者而旁通之矣。

或问肉桂堕胎,有之乎?曰有。曰有则古人产前间用之,而胎不堕者,何也?曰∶肉桂堕胎,乃单用之为君,而又佐之以堕胎行血之药,所以堕胎甚速也,若以肉桂为佐使,入于补气补血之中,何能堕胎乎?胎前忌用者,恐其助胎气之热,未免儿生之日,有火症之多,非因其堕胎而切忌之者也。

或问肉桂温补命门,乃肾经之药,而君子谓上通于心,得毋亦心经之药乎?肉桂非心经之药也。非心经,何以交接于心宫?不知心之表,膻中也,膻中乃心君之相臣,心乃君火,而膻中乃相火也。相火非君火不生。肉桂,补相火之药。相代君以出治,肉桂至膻中以益相火,而膻中即代肉桂以交接于心。此肉桂所以能通于心,而非肉桂之能至于心也。

或疑肉桂用之于六味汤中,名为七味汤,此后世减去附子而名之也,可为训乎?曰∶肉桂用之于六味汤中,暂用则可也,而久用则不可也。盖肉桂温命门之火,而又引龙雷之火而下伏也。暂用之以引雷火,则火下归于肾脏。倘久用之丸中,则力微而不足以温补命门之火,则火仍有奔腾之患。故必与附子同用于丸中,而日久吞咽,则火生而水愈生,水生而火自安,而龙雷永藏,断无一朝飞越之失者也。

或疑肉桂用之于六味丸,补火之不足,然则加麦冬、五味子于其中,以补肺气,势必至补水之有余,似不可以为训也。嗟乎。六味丸加此三味,则又甚神,名为九味地黄丸。唯六味地黄丸增肉桂、五味子,名为都气丸,非仲景夫子之原方也。其去附子,而加北五味子,实有妙义,我今更畅发之。夫都气丸之用肉桂、北五味子也,因五味之酸收,以佐肉桂之敛虚火也。肉桂在六味丸中,仅可以引火之归元,而不能生火之益肾,得北五味子之助,则龙雷之火有所制伏,而不敢飞腾于霄汉,且五味子又自能益精,水足而无不足。肉桂既不必引火之归元,又不致引火之升上,则肉桂入于肾中,欲不生火而不可得矣。此则都气丸之所以神也。至九味地黄丸,又因都气丸而加者也,麦冬补肺金之气,与五味子同用于七味地黄丸中,则五味子又可往来于肺、肾之中,既可以助麦冬而生水,又可以助肉桂而伏火,上下相资,彼此俱益。此又善用地黄丸,愈变而愈神者也。又未可疑非仲景夫子之原方,而轻议之也。

或疑肉桂何以必与附子同用于六味地黄丸中,易之以他药如破故纸、沉香之类,何不可者?曰∶肉桂可离附子以成功,而附子断不能离肉桂以奏效。盖附子之性走而不守,肉桂之性守而不走也。虽附子迅烈,入于群阴之内,柔缓亦足以济刚,然而时时飞越,无同类之朋相亲相爱,眷恋有情,未必不上腾于上焦矣。有肉桂之坚守于命门而不去,则附子亦安土重迁,不能飞越。此八味丸中仲景夫子用附子,而不得不用肉桂者,又有此妙义耳。至于破故、沉香之类,虽与附子同性,或虑过于沉沦,或少嫌于浮动,皆不如肉桂不沉不浮之妙也。

或疑肉桂用之于八味丸中,经先生之阐扬,真无微不悉矣。但肉桂之于金匮肾气丸,尚未说破,岂即八味丸之义耶?夫八味丸用肉桂者,补火以健脾也。肾气丸用肉桂者,补火以通膀胱也。虽肾气丸用茯苓至六两,未尝不利水以通于膀胱,然而膀胱之气,必得肉桂而易通,茯苓得肉桂而气温,而水化矣。虽丸中用附子,则肾火亦可通于膀胱,然而附子之性走而不守,无肉桂之引经,未必不遍走一身,而不能专入膀胱,以行其利水之功也。肉桂用于肾气丸,其义又如此矣。

或疑肉桂于都气丸中,未必非利小便,何以治水者不用都气,而用肾气丸乎?夫肉桂虽能入膀胱而利水,不能出膀胱而泻水也。都气丸中以熟地为君,而以茯苓为佐,是补多于利也;肾气丸中以茯苓为君,而以熟地为佐使,是利多于补也。补多于利,则肉桂佐熟地而补水,补先于利,而利不见其损;利多于补,则肉桂佐茯苓而利水,利先于补,而利实见其益。故治水者,必用肾气丸,而不用都气丸也。

或问肉桂用之于黄柏、知母之中,东垣治膀胱不通者神效,则黄柏、知母前人用之矣,未可咎丹溪也。曰∶膀胱热结而小水不通,用黄柏、知母而加之肉桂者,此救一时之意也,用之正见东垣之妙。若毋论有热、无热,而概用知母、黄柏,减去肉桂,即膀胱之水且不能通,又何以补肾哉?夫人生于火而死于寒,命门无火,则膀胱水冻,而水不能化矣。若用黄柏、知母,更加寒凉,则膀胱之中愈添其冰坚之势,欲其滴水之出而不可得,安得不腹痛而死哉。治法用肉桂五钱、茯苓一两,乘热饮之,下喉而腹痛除,少顷而便出,此其故何也?盖膀胱寒极,得肉桂之热,不啻如大寒之得阳和,溪涧沟渠无非和气,而雪消冰泮矣。

或问肉桂性热,守而不走,当火可引以归于命门之中,但已归之后,不识可长用之否?曰∶肉桂性虽不走,补火则火之焰不升。然过于补火,则火过旺,未免有燃烧之祸矣。大约火衰则益薪,而火盛宜抽薪也。又不可因肉桂之守而不走,但知补火,而不知损火也。

《本草易读》

去外粗皮用。浓而极辛者。

甘,辛,大热,有小毒。温中行血,益火消阴,敛汗止痛,除烦坠胎。

生南海、合浦、交趾、桂阳等处。此有数种,叶长如枇杷,坚硬有毛及锯齿,其花白色,其皮多脂者,牡桂也。叶如柿叶而尖狭光净,有三纵纹而无锯齿,花有黄有白,其皮薄而卷者,菌桂也,即筒桂。今商人所货,皆此二种。但以卷者为菌桂,平卷及板者为牡桂。又有以丹阳木皮伪充桂者,不可不知。

《本草择要纲目》

【气味】

甘辛大热有小毒.阳中之阳浮也.去其外之粗皮.是为肉桂.入足少阴太阴经血分.

【主治】

补下焦不足.治沉寒痼冷之病.渗泄止渴.去荣卫中风寒.表虚自汗.春夏为禁药.秋冬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治寒痹风喑.阴盛失血.泻痢惊痫.故凡小儿惊风及泄泻.并用五苓散以泄丙火.渗土湿.内用肉桂者.抑肝风而扶脾土也.医录云.有人患赤眼肿痛.脾虚不能饮食.肝脉盛.用凉药治肝则脾愈虚.用暖药治脾则肝愈盛.但于温平药中倍加肉桂.杀肝而益脾也.

《本经逢原》

辛甘大温,无毒。去粗皮用。凡桂皆忌葱,勿见火,以辛香得火转烈,恐动阴血也。色深紫而甘胜于辛,其形狭长,半卷而松,浓者良。若坚浓味淡者曰板桂,今名西桂,不入汤药。近世舶上人每以丁皮混充,不可不辨。

肉桂辛热下行入足太阴、少阴,通阴 、督脉。气味俱浓,益火消阴,大补阳气,下焦火不足者宜之。其性下行导火之源,所谓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利肝肾,止腰腹寒痛,冷痰霍乱转筋。坚筋骨,通血脉。元素言,补下焦不足,沉寒痼冷之病,下部腹痛,非此不能止。时珍治寒痹风湿,阴盛失血,泻痢惊痫,皆取辛温散结之力也。古方治小儿惊痫及泄泻病,宜五苓散,以泻丙火,渗土湿。内有桂抑肝风而扶脾土,引利水药入膀胱也。赤眼肿痛,脾虚不能饮食,肝脉盛,脾脉弱。用凉药治肝则脾愈虚,用暖药助脾则肝愈盛。但于温脾药中倍加肉桂杀肝益脾,一治而两得之。同丁香治痘疮灰塌,以其能温托化脓也。又桂辛散能通子宫而破血调经,消症瘕,破瘀堕胎,内脱阴疽, 痈久不敛,及虚阳上乘面赤戴阳,吐血衄血,而脉瞥瞥虚大无力者,皆不可缺。有胎息虚寒下坠,服黄芩、白术辈安之不应。小腹愈痛愈坠,脉来弦细或浮革者,非参、 、桂、附十全大补温之不效。昔人又以亡血虚家不可用桂,时珍以之治阴盛失血,非妙达阴阳之理不能知此。惟阴虚失血而脉弦细数者切忌。今人以之同煅石等分为末,掺黑膏上贴癖块效,亦取辛温散结之力。然惟藜藿之人皮肤粗浓者宜之。

《得配本草》

畏生葱、石脂。

甘、辛、热。有小毒。入足少阴经,兼足厥阴经血分。补命门之相火,通上下之阴结,升阳气以交中焦,开诸窍而出阴浊,从少阳纳气归肝,平肝邪扶益脾土,一切虚寒致病,并宜治之。(端温营分之里,与躯壳经络之病无涉。)得人参、甘草、麦冬、大黄、黄芩,调中益气。得柴胡、紫石英、干地黄,疗吐逆。蘸雄鸡肝,治遗尿。入阳药,即汗散。

入血药,即去皮,勿见火,研末吞。若入药煎服,必待诸药煎好投入,煎五六沸,即倾出取服。痰嗽u、咽痛,血虚内燥,孕妇,产后血热,四者禁用。

附子救阴中之阳,肉桂救阳中之阳,以桂性轻扬,能横行达表,走窜百脉也。

桂枝    辛、甘、微热。入足太阳,兼手太阴经气分。通血脉,达营卫,去风寒,发邪汗,为内热外寒之圣剂,治肩臂诸药之导引。得茯苓,御水气之上犯以保心。得龙骨,使肾邪由经脉以出表。配黄芩,转少阳之枢。佐人参,发阴经之阳。佐干姜,开阳明之结。使石膏,和表邪之郁。

勿经铁器,甘草汁浸,焙干用。阴血虚之,素有血症,外无寒邪,阳气内盛,四者禁用。(寒论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中药炮制》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常用名』紫油桂、安桂、官桂、玉桂、摇桂。

『产地』云南、广东、广西、越南等地。

『采收季节』秋季采收。

『炮制方法』一般肉桂,刨去表面粗皮,放入清水洗净灰尘,取出用湿布包好,放入缸内润1~2天,使全部润透,取出切3分丝片,放通风处凉开。

『用量』1~3克。

『贮存』装白铁箱内盖紧,勿使走气。

《药笼小品》

辛甘大热。

气厚纯阳,入肝肾血分。

补命门相火不足,痼冷沉寒之症,疏通血脉;小腹痛,奔豚疝瘕,抑肝扶土;疗寒热久虐,引火归元。

出交趾最贵,猺产其厚者亦可用。

去皮及油而止。

《玉楸药解》肉桂

味甘、辛,气香,性温,入足厥阴肝经。温肝暖血,破瘀消癥,逐腰腿湿寒,驱腹胁疼痛。

肝属木而藏血,血秉木气,其性温暖。温气上升,阳和舒布,积而成热,则化心火。木之温者,阳之半升,火之热者,阳之全浮也。人知气之为阳,而不知其实含阴精,知血之为阴,而不知其实抱阳气。

血中之温,化火为热之原也,温气充足,则阳旺而人康,温气衰弱,则阴盛而人病。阳复则生,阴胜则死,生之与死,美恶不同,阳之与阴,贵贱自殊。蠢飞蠕动,尚知死生之美恶,下士庸工,不解阴阳之贵贱,千古祸源,积成于贵阴贱阳之家矣。

欲求长生,必扶阳气,扶阳之法,当于气血之中培其根本。阳根微弱,方胎水木之中,止有不足,万无有余,世无温气太旺而生病者。其肝家痛热,缘生意不足,温气抑郁而生风燥,非阳旺而阴虚也。

肉桂温暖条畅,大补血中温气。香甘入土,辛甘入木,辛香之气,善行滞结,是以最解肝脾之郁。

金之味辛,木之味酸,辛酸者,金木之郁,肺肝之病也。盖金之性收,木之性散,金曰从革,从则收而革则不收,于是作辛。木曰曲直,直则散而曲不散,于是作酸。辛则肺病,酸则肝病,以其郁也,故肺宜酸收而肝宜辛散。肺得酸收,则革者从降而辛味收,肝得辛散,则曲者宜升而酸味散矣。事有相反而相成者,此类是也。肝脾发舒,温气升达,而化阳神。阳神司令,阴邪无权,却病延年之道,不外乎此。

凡经络堙瘀、脏腑癥结、关节闭塞、心腹疼痛等证,无非温气微弱,血分寒冱之故。以至上下脱泄,九窍不守,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其证也。女子月期产后,种种诸病,总不出此。悉宜肉桂,馀药不能。

肉桂本系树皮,亦主走表,但重厚内行,所走者表中之里。究其力量所至,直达脏腑,与桂枝专走经络者不同。

《中药学》

【药用】本品为樟科植物箘桂树的树皮。

【性味与归经】辛、甘、大热。入肝、肾、脾经。

【功效】温中补阳,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肾阳不足、畏寒肢冷,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食少溏泄等症。

肉桂,为大热之品,有益火消阴、温补肾阳的作用,故适用于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萎、尿频等症,常与温补肝肾药如熟地、枸杞、山茱萸、等配伍;对脾肾阳虚所致的腹泻,可与山药、白朮、补骨脂、益智仁等同用。

2.用于久病体弱、气哀血少,阴疽色白、漫肿不溃或久溃不敛之症。

本品能振奋脾阳,又能通利血脉,故常用于久病体弱、气衰血少之症,用少量肉桂配入补气、补血药如党参、白朮、当归、熟地等品之中,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治阴疽自陷,可与炮姜、熟地、鹿角胶、麻黄、白芥子、生甘草同用。

3.用于脘腹冷痛,寒痹腰痛,经行腹痛等症。

肉桂能温中散寒而止痛,故遇虚寒性的脘腹疼痛,单用一味,亦有相当功效;如虚寒甚者,尚可与其它温中散寒药如附子、干姜、丁香、吴茱萸等合用。治寒痹腰痛,可用独活、尚吉生、杜仲、续断、狗脊等同用。治妇人冲任虚寒、经行腹痛,可与当归、川芎、白芍、艾叶等配伍。

【处方用名】上肉桂、肉桂心、桂心(阴干,切片或研粉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煎服五分至一钱,研粉吞服或冲服每次三分至五分。本品含有挥发油,不宜久煎,须后下,或另泡汁服。

【按语】1.肉桂为树皮,桂枝为嫩枝,两者同出一本,都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的作用。但桂枝气薄,主上行而散表寒,走四肢而温通经脉。肉桂气厚,主温中而止痛,且能下行而补肾阳,又可引火归源,常与附子同用,以治阴寒里盛、肾阳不足而出现的呼吸短促、面色浮红、溲清便溏、脉浮大无力等“戴阳”的症候。

2.肉桂与附子都能温补命火,以疗下焦虚寒、阳气不足之症。但两药各有特点,肉桂能温营血、助气化,凡属气血寒滞之症,多于调气理血之中酌加肉桂,如妇科寒郁经闭腹痛等症,每多选用;又在峻补气血之中,用肉桂为辅助药,可以鼓舞气血,促使阳生阴长,如十全大补汤。附子则以回阳救逆之功见长,如四逆汤、参附汤中都用附子。

3.肉桂不仅与附、姜等祛寒等药同用能益火消阴,与参、地等补虚药同用能助阳益阴,而且可与寒凉药同用,如滋肾丸用少量肉桂以助气化,热病伤津及假寒真热等症,不宜应用。

《外科全生集》

纯阳之品,引火归元,解阴寒凝结。去皮曰桂心,更纯。桂枝性横,走手臂,发表。

《冯氏锦囊秘录》

禀天地之阳,兼得乎土金之气,故味甘、辛、其气大热,有小毒,木之补阳者也。气之薄者桂枝也,气薄则发泄,故桂枝上行而发表。气之浓者肉桂也,气浓则发热,故肉桂下行而补肾,此大地亲上亲下之道也。甘辛大热,所以益阳,甘入血分,辛能横走热则通行,所以添血脉,补命门,理心腹之疾,受寒霍乱转筋,补气脉之虚,劳倦内伤不足,暖腰膝,强筋破癥止痛,祛风痹骨节掣疼,阴腹内沉寒痼疾,逐营卫风寒,疗九种心痛。通月闭经瘀作楚,催难产胞衣不下。阳盛阴虚者忌之。宜择形卷如筒,肉色紫润,其味甜极而兼辛者佳。临用去皮切破,否则气味走失,功效便差。并忌火焙,盖诸香见火,则无功耳。产子官滨,故名官桂。名桂心者,美之之词,取去尽粗皮近里之极紫极甜者是也。如入补药,藉其鼓舞药性者,则入药同煎;如全仗其行血走窜者,则群药煎好方入煎一二沸用。

肉桂能堕胎通血脉,下焦寒冷,秋冬腹痛泄奔豚,利水道,温经暖脏,破血通经,救元阳之痼冷,扶脾胃之虚寒,坚筋骨壮阳道,温行百药,腰痛胁痛必需和血逐瘀痛气消痈并捷,宣气血而无壅。利关节而有灵,托痈疽痘毒,能引血成脓,辛能散风,甘能和血,温能行气,香能走窜百脉,言乎用者,以木得桂而枯之义也。气浓则发热,入肝走肾,专补命门真火不足,而导火归元也,故曰桂者圭也,引导阳气,如执圭以使,至于临产用以催生,须臾如手推下者,亦补火入肝走肾之力也。其春夏禁服,秋冬宜煎者,言其常也。舍时从症者,处其变也,至于疟疾人发寒热不已,用上好刮肉桂,去尽粗皮钱余,疟将发时,预口中噙之,则寒退热减,神爽思食,而愈可见其补真火,散阴寒之神功矣。桂枝味薄体轻,上行头目,横行手臂,调营卫和肌表,止烦出汗,疏邪散风,内理心腹之痛,外解皮肤之寒,直行而为奔豚之向导,以经走膀胱也。

有汗能止,无汗能发者,以其能调和营卫,邪不容而开合得也。麻黄,桂枝本皆辛甘发散,但麻黄遍彻皮毛,专于发汗而寒邪散,桂枝调和营卫,善于解饥而风邪散,所谓气薄则发泄者是也。

主治(痘疹合参) 能和营卫,能围肌表,却风邪而实腠理,气虚之痘,赖以鼓舞,药性上行,通调百脉,引参 以达肌表,托痘毒痈疽,能引血成脓,制肝补脾,调和气血,凡泄泻寒战,痘白虚寒者并且如实热痘症,并痘后作疮,皆不可用也。

桂枝气薄上行而发,夫又能横行手臂。凡初起重感风寒,并在秋冬之时及手足疮不起发者宜用。若痰多咳嗽,咽痛音哑,血燥血热,及血崩孕妇并宜禁之。

张按∶桂附二味,虽具辛热补阳。然古哲立方,有二味并用者。有用桂不用附者,有用附不用桂者,应有成见,针线相对,毫难互借混投。今人勿究其微,但以其性辛温,或桂或附,任意取用,殊不知肉桂味甘而辛,气香而窜,可上可下,可横可直、可表可里,可补可泻,善通百脉,和畅诸经,鼓舞气血,故健行流走之效虽捷,但性专走泄,而温中救里之力难长,未免进亦锐退亦速也。至于附子气味大辛,微兼甘苦,气浓味薄,降多升少,从下直上,走而不守,其救里回阳之功,及引火藏源之力,温经达络之能,是其所长,非若肉桂辛甘,轻扬之性,复能横行达表,走窜百脉也。一则味辛而兼微苦,所以功专达下,走里以救阴中之阳,为先天真阴真阳之药也。一则味甘而兼辛,所以既补命门,复能窜上达表,以救阳绝之阳更为后天气血营卫分之需也。故纯以大温峻补中气真阴真阳,救里为事者,或二位并投,或君以参术,佐以附子为用,如八味丸桂附并需,参附汤、术附汤、理中汤之类,勿用肉桂是也,如欲温中兼以调和气血,走窜外达,顾表为事者,则以培补气血之药为君,而单以肉桂一味为佐使,如参饮、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之类,勿用附子是也。如是则表里阴阳轻重之义昭然矣,岂容混投假借乎!

《医学衷中参西录》

肉桂∶味辛而甘,气香而窜,性大热纯阳。为其为树身近下之皮,故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其色紫赤,又善补助君火,温通血脉,治周身血脉因寒而痹,故治关节腰肢疼痛及疮家白疽。木得桂则枯,且又味辛属金,故善平肝木,治肝气横恣多怒,若肝有热者,可以龙胆草、芍药诸药佐之。《神农本草经》谓其为诸药之先聘通使,盖因其香窜之气内而脏腑筋骨,外而经络腠理,倏忽之间莫不周遍,故诸药不能透达之处,有肉桂引之,则莫不透达也。

按∶附子、肉桂,皆气味辛热,能补助元阳,然至元阳将绝,或浮越脱陷之时,则宜用附子而不宜用肉桂。

诚以附子但味浓,肉桂则气味俱浓,补益之中实兼有走散之力,非救危抉颠之大药,观仲景《伤寒论》少阴诸方,用附子而不用肉桂可知也。

肉桂气味俱浓,最忌久煎。而坊间又多捣为细末,数沸之后,药力即减,况煎至数十沸乎。至于石膏气味俱淡,且系石质,非捣细煎之,则药力不出,而坊间又多不为捣细。是以愚用石膏,必捣为细末然后煎之。若用肉桂,但去其粗皮,而以整块入煎。至药之类肉桂、类石膏者,可以肉桂、石膏为例矣。

肉桂味辣而兼甜,以甜胜于辣者为佳,辣胜于甜者次之。然约皆从生旺树上取下之皮,故均含有油性,皆可入药,至其薄浓不必计也。若其味不但不甚甜,且不甚辣,又兼甚干枯者,是系枯树之皮,不可用也。

《医学入门》

肉桂辛热补肾脏,养精止烦又止汗,利肝肺气遏心疼,温中破癖除霍乱。

纯阳,小毒,入手、足少阴经。东垣云∶气之浓者,肉桂也。气浓则发热,故下行而补肾、相火不足。

主一切风气,五劳七伤,养精髓心神,治卒心痛,久服,明眼目,和颜色,面生光华。兼温脾胃,长肌肉,破 癖、 瘕、瘀血,霍乱转筋,下痢,一切沉寒痼冷,中下腹冷痛。此药通血脉,利关节,故妇人经闭亦用之。惟有孕者,必炒过乃不堕胎。宣导百药,无所畏,谓之通使。春、夏二时慎用。本草虽云小毒,亦从类化,与芩、连为使,小毒何施?

与乌、附、巴豆、干漆为使,则小毒化为大毒。得人参、麦门冬、甘草,则能调中益气而可久服;得柴胡、紫石英、干地黄,则能调荣而止吐逆。凡使,色紫而浓者佳,刮去粗皮、忌生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87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02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67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1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3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3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60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60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1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6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06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3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6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74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1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26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