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承宗;摄像/林赐霞
最近我在新竹芎林的邓雨贤音乐文化公园,和六十多位芎林乡亲一起完成了一个竹编装置,这是一次很有趣的创作经验。一开始我们在想,要怎么让公园的装置艺术能与居民拉近关系,而不只是由少数人做决定,买个巨大的东西放在公园里。几次工作坊里和乡亲们有互动的机会,才大致确定方向,想要设计成一个大家能够一起做,甚至必须要大家一起做才能够完成的装置,这是乡亲们要天天看见的东西,自己做的话也比较有感情吧!
竹编装置《旁边》由范承宗(左1)与六十多位芎林乡亲共同合作完成。
一大一小两个竹编,传达出亲近、温柔、陪伴、互相依靠的关系。
《旁边》正如其名,象征互相保护、依靠的关系
这个作品叫做《旁边》,讨论的过程也很有趣,刚开始有几位乡亲提议,也许可以做成当地的精神象征文物“方口狮”,我们可以试试不去套用一个具象的符码,这样能给人更多想像空间,像是可以想想方口狮在过去的时代存在的理由和本质会是什么?是保护家乡、保护重要的人。
几次讨论之后大家渐渐有了共识,我们可以纯粹地去表达“关系”,亲近的、温柔的、陪伴的、互相依靠的关系,虽然最后的样子大家或许说不上来,它们到底是个什么,但能看见一个大的,身旁有一个小的,大的开口还对着小的,就像大的在看着小的,这样的关系蛮容易就能让人联想到长幼关系,感觉就像是妈妈和孩子、爷爷和孙子。
以“轮口编”与“自由编织”两种简易的方式作为编织安排。
以轮口编造出无数孔洞,产生类似蕾丝的细致效果。
掌握自由编织的原则后,居民日后能自行维护作品。
来自常民智慧的编织法,细致也容易维护
在编织方式的安排上,选用了轮口编结合自由编织,两种简易的编织方式都是来自民间跨时间、文化与国界的编织手法。轮口编是来自编织容器时制作开口的方式,能够自由控制圆圈的大小,由于新竹风大,选用轮口编在上头造出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孔洞,能够让风通过时降低一些阻力,白天时,能够产生视觉穿透的层次感,有种类似蕾丝的细致效果,夜晚时,大大小小的孔洞也是光线的出口,透过轮口处较强的光线,像是发光的斑点。
自由编织则是考虑到来帮忙的乡亲都没有制作竹编的经验,而且每个人能来帮忙的时间或长或短,自由编织只要沟通好几个原则之后,大家即使拨空来贡献个一两小时,也能马上进入状况,而且日后若是有些地方破损了,已经学会的大家也能够自行维护。
两天自由参加的施作活动,获得芎林乡亲的热情参与。
帮忙的乡亲互相分工讨论,不仅很快上手而且进度飞快。
手把手,创造邻里共好的精彩故事
我们安排了两天自由参加的施作活动,本来担心会不会来的人很少,两天会做不完,结果芎林乡亲们还真是热情,各式各样年幼或年迈的面孔都来参与,还有携家带眷一家人都帮忙的,看着大家互相分工讨论、指导新来的乡亲怎么编,觉得这些人真是可爱。来帮忙的乡亲们手巧,马上就上手了,而且速度飞快,才第一天就几乎快完成80%,赶紧请大家手下留情,别做太快,不然要参加第二天的乡亲们就没得做了。
《旁边》是个很直接没有经过什么修饰的单纯名字,有的乡亲担心会没有故事可以说,不会啦,大伙自发性地前来参与制作,手把手一起完成了它们,这些凝聚力和过程早已是值得分享的故事。至于错过那两天没能参与制作的乡亲们也别觉得可惜,一起维护它们,拍照把它们介绍给亲朋好友,常来看看它们,若是看见垃圾随手捡一下,都是参与。
大家有来新竹的话,欢迎来我们旁边,看看芎林可爱的人们做的可爱的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