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我一直在想这是一本多么有魔力的书,有人说看懂了围城就看懂了婚姻,婚前一定要看看围城,围城里面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小说,这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写完的,我也是认认真真地看完的
我的印象中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女士的婚姻是很幸福的
杨绛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把它念给钱钟书听,钱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杨绛答,“我也一样。”
看书总要有一种代入感与共鸣,去《围城》里面游历一番才不负作者的一番心意
说真的,最开始看完之后,我只想说,世界还没晃虚一枪,而我只想想掉头就跑
我需要一根拐杖
从他开始向爱尔兰人买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的时候,我隐隐约约预感这货成不了什么大事
果然,他没让我失望
靠着一张假文凭,家道中落,工作不稳定,这辈子都像一开始都注定好的,没有足够的底气与实力去和命运抗衡
靠着岳父进了一家银行维持生计,与岳母闹翻离开
靠着朋友赵辛楣的推荐一路辛劳去了三闾大学想当教授,结果打了折扣混了个副教授
回到父亲身边又由赵辛楣的介绍进了新闻社工作
每一次都是工作选择了他,而不是他选择了工作
反观赵辛楣平步青云,而他似乎兜兜转转离不开他人递送的拐杖
就像辛楣说的,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
都希望活成赵辛楣,最后都变成了方鸿渐
被命运裹挟着前进,跌跌撞撞,在城里进进出出,蹉跎一生
有时候,看着方鸿渐和赵辛楣相扶相持,我真想......
想什么呢,我不敢说(c...p...我想抱走)
男人就是个大猪蹄子
看了这位男士,徘徊在恋爱门前的女孩子可能只想扭头就跑吧
第一位鲍小姐,衣着暴露,开放性感,是他的菜
一场露水情缘,逢场作戏,见异思迁
给我充分解释了“男人都是大猪蹄子”的真实内涵
“你嘴凑上来,我对你嘴说,
这话就一直钻到你心里,省得走远路,
拐了弯从耳朵里进去。”
无限宠溺VS摇摆不定
碰到姐妹花苏文纨和唐晓芙
心里惦记着唐小姐,他的一生最真挚的深情交付了唐小姐
“他第一次收到唐小姐的信,临睡时把信看一遍,搁在枕边,中夜一醒,就开电灯看信,看完关灯躺好,想想信里的话,忍不住又开灯再看一遍。以后他写的信渐渐变成一天天的随感杂记,随身带到银行里,碰见一桩趣事,想起一句话,他就拿笔在纸上跟唐小姐窃窃私语,有时无话可说,他还要写,例如:“今天到行起了许多信稿子,到这时候才透口气,伸个懒腰,a-a-a-ah!听得见我打呵欠的声音么?茶房来请吃午饭了,再谈。你也许在吃饭,祝你‘午饭多吃口,活到九千九百九十九’;”又如:“这封信要寄给你了,还想写几句话。可是你看纸上全写满了,只留这一小方,刚挤得进我心里那一句话,它还怕羞不敢见你的面呢。哎哟,纸——”写信的时候总觉得这是慰情聊胜于无,比不上见面,到见了面,许多话倒讲不出来,想还不如写信。”
不得不说,这段话写得太形象了,把一个人的暗念表现得很细腻
什么事都像和她分享,碎碎念也变得特别有趣,无聊的事也变得有意义,就想把我的时间交给你
本来看着唐小姐说“女人不傻决不因为男人浪费摆阔而对他有好印象——可是,你放心,女人全是傻的,恰好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样傻,不多不少。”
以为他俩有戏
不过.....
“方先生的过去太丰富了!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
所以即使喜欢,他和唐小姐还是错过了
苏小姐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所以很有手段,工于心计
方先生是备胎一号,赵辛楣是备胎二号,曹元朗是备胎三号
虽然方鸿渐是内定的,她还是想要这几个男人为自己争风吃醋
方鸿渐的优柔寡断,给了苏小姐希望
这段情里,方鸿渐简直是翻版何书桓
敲重点,长知识了
何书桓语录“真实的情况是,如萍一时忘情在我面前掉了眼泪,我只是一个平凡的男人,也有男人的弱点,看到他那个样子实在好感动,一心想要去安慰她,想治好她的眼泪,于是情不自禁!”
暮春早夏的月亮是情人的夜晚,所以月黑风高夜,苏小姐那句“Embrasse-moi”(吻我)
他迷了心,吻完,做了傻子,最后仓皇逃走
内心的城门已然失火,他妄图以一封信破釜沉舟,跳出这段自己做的孽
但穿越山河的箭,刺痛的都是用情至深的人
面对方鸿渐的失败,苏小姐只好下嫁三号备胎,找回摇摇欲坠的自信
温柔用错了地方,就是一把利刃
干干脆脆,利利索索不好吗
伤了一个又负了一个,game over
最后的将就
果然,受了《何以笙箫默》的荼毒
“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 而我不愿意将就。”
看到方鸿渐和孙嘉柔在一起,我仿佛遭到暴击
孙小姐叫赵辛楣叔叔,方鸿渐和赵辛楣是好朋友
这样啊.....我不敢品了(虽然只大了七八岁)
和孙小姐在一起仿佛又是一种妥协
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
那样的时代,到了那样的人年纪,又有孙小姐的步步为营
愿意陪他吃苦,愿意和他举案齐眉
仓促结婚,半推半就,家庭矛盾,闲言碎语
最终还是屈服了,颤颤巍巍进了婚姻的围城
他对孙小姐有责任,有宠,有关心,有呵护,但是没有那样浓烈的爱
“可见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经典为什么是经典呢,因为里面描写的许多东西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过时
《围城》并没有刻意去渲染当时的社会环境,所谓历史容量,时代风云都只是点到为止
从而使许多东西更具有了普遍性,现在看来你或会觉得的自己的生活与描写相差无几,不得不惊叹作者的文字功底
生活的围城、婚姻的围城、人生的围城,你准备好了吗?
在现实的城内,理想的城外
如果不是你想的那样,你还会一直抗衡吗?
不过,希望你足够幸运,不要遇见方鸿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