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麒桢
“ 对于时、空隔阂我们做不了什么,然而对于代际、文化隔阂,我们有山可以爬,山顶有日出可以看,日出下有手可以牵。但还是,有山要爬。”
01
2013年出版的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精神健康调查报告,是研究在美中国留学生心理健康的最早的研究。据此调查,在耶鲁的中国留学生中,29%的中国留学生有过焦虑症状,45%有过抑郁症状。
2017年,纽约时报分别在二月和十二月发表文章《中国“空降孩子”》以及《那些在美国大学里痛苦挣扎的中国留学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本人、所在学校、他们生活的社区、以及远在中国的家人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为这个族群解决心理问题和提升幸福感是一个多维度多面向的问题。写这个话题的过程,更是一个令人谦卑的挑战。有很多方面我想写。但有点不知从何开始才好。
02
找我做心理治疗的中国留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从我的脑海里冒出来。他们有女生有男生,从初中生到研究生,有的挣扎于小小年纪就独自出国,有的在学业压力下抑郁焦虑得无法应付日常,有的在不健康的人际关系里栽跟头,有的在美国遭遇意外创伤难平。
虽然各有不同,但他们都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和他们的父母不仅没有住在同一个房子里,他们更不在同一个国家,身处的完全不是同一个现实世界。
当我想到这些学生们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独特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浮现在我的眼前。
琪(名字都是化名)告诉我她父母不可能做到不强加他们的观点在她身上,所以她从不告诉他们任何重要的事----她表情坚决,并且很自豪。
宇,撇着嘴,告诉我他的妈妈没有“可以理解他的脑子”,而他的爸爸没有“愿意理解他的心”。
旻的肩颈沉沉地向前耷拉着,眼神空空洞洞地粘在半空中,声音很轻地讲他父母骂他“不知好歹、被惯坏了、懒,浪费”在美国留学的大好机会,那可是父母牺牲换来的机会。
澜的半张脸埋在手里,讲述她的妈妈被爸爸外遇然后离婚了,每当澜提起出国后的艰辛的时候,妈妈就会开始倒她自己的苦水停不下来。
洁耸耸肩做个无奈的鬼脸,她说她爸妈爱读心灵鸡汤,每次洁抱怨出国后的生活,就被骂“太负能量了,你要正能量起来”。
03
没有父母是完美的。任何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都既有高潮也有低谷。上面的情景也可以发生在美国学生的身上。但是,对于不能或不愿向父母寻求支持的美国学生,他们至少还有朋友。
而这些中国留学生不得不放弃他们在中国已经交到的朋友。他们失去之前在中国的朋友,不仅是因为天各一方距离遥远,而更是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有共同的生活经历、环境、和文化氛围了。
与此同时,交新朋友不容易!谁也不能保证能交得到新朋友。想和美国同学交朋友,搞笑的点、听的歌、追的星、关心的球队、人际间的规则,等等,都不同。和其他中国人交朋友,也得看学校里有没有中国人,可选择的范围可能很小。所以这些孩子出国后,是孤独的。
中国父母把孩子当作生命的重心甚至生命的全部。把孩子送到美国,一个在地理上和文化上都是距离最远的地方,可不是件小事!
这个孩子可能是你唯一的孩子----你倾注了毕生的爱护与管教,汗水与泪水,希望与梦想。
就这么,她(他)离家了。这么远。这么长时间。他(她)好吗?她(他),真的,过得好吗?你想知道吗?你,真的,想知道吗?
此刻我有一个愿望。我希望中国留学生的父母们能读到我第一段提到的文章,这篇文章,和其他相关文章。
我的这篇文章本来是英文,发表在美国,所以写的时候我知道大多数父母并看不到它,所以决定翻译成中文,开个微信公众号。
很可理解的,大多数中国父母不会英文。很多父母对心理健康也还缺少细致的理解和足够的意识。而且,也不熟悉国外的资讯渠道。这些障碍的集合,使得大家并不能接触很多有关留学生心理健康的资讯和帮助。
父母不懂英文而孩子生活在国外,这个反差如同一个缩影,是一系列更大的反差的缩影。这些更大的反差集合起来共同构成了这些父母和孩子所身处的困难。留学不仅可能产生而且还可能拉大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包括文化间、代际间、时间、空间。结果是,父母往往不了解孩子的现实处境。也比较少有办法来跨越这些隔阂。
我们能不能找到途径开始搭建一个桥梁来跨越这些隔阂呢?固然,琪和宇不和父母说话;但是,旻、澜、洁还是和父母说话的。
当孩子告诉我们他们遇到的困难时(要么直接地告诉要么通过微信朋友圈间接地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如果我们的反应让孩子觉得我们不注意他们的感受、不理解不接纳不支持他们,他们的心境会变得更糟。我们本意是想帮忙,但不仅没帮上忙,反而无意中加剧了困难的恶化。我们可以做什么从而问题不至于恶化,相反,孩子会更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并感到被支持和被爱呢?
04
我们可以从以下九点开始:
1. 请做好心理准备----你听到的对你而言可能无足轻重、无稽之谈、令你反感。你听到的东西你不一定会喜欢。相反,你可能恼怒、失望、担忧。
比如,你的孩子正在尝试你不同意她(他)尝试的事情。又比如,你觉得最重要的事情,而他(她)压根不在乎。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有告诉你你觉得不重要、没道理、是坏事的事,也请务必先珍惜。珍惜她(他)有告诉你!不要让你的批评性情绪这么快地跳出来,横梗在你和孩子之间,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障碍你们的沟通。
2. 请做好心理准备----你的孩子会变,可能会让你感到陌生得难受。
父母有时会觉得:“因为我养育了他(她),那我当然是了解他(她)的。”这种想法很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不一定是这样的:你不一定了解你的孩子,哪怕朝夕相处。更何况,在孩子出国留学后,“我的孩子我还不了解吗”的想法就受到更大的挑战。
父母得真正地明白和接受一件事,那就是,你的孩子现在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之中。他们要生存和成功----这其实是你送他们出国的目的----就不可能停留在、保持住你所记得的他们的样子。
3. 请做好心理准备----你恐怕不知道怎么才能帮他(她)。
但,没关系。事实上,不知道怎么帮她(他)远好过:拒绝承认你帮不到,或假装知道怎么帮,或把不符合她(他)实际情况的建议硬要他(她)照做。
如果你接纳自己帮不到但还在那里陪伴他(她),其实是很暖心的。她(他)会感受到。你是在见证他(她)的艰难和坚强。当他们的艰难超出了你的经验、能力范畴,他们有时其实会对自己升起一份自豪感,并且有动力要靠自己走出困境、搞出点名堂来。这样一来,你帮不了的事实客观上反而能起到了激振孩子的效果。
你虽然不知道怎么帮,但你安心地做一个温暖的陪伴----千万别低谷了这种心态和做法的正面力量!
4. 对你自己的焦虑和期待保持觉察。
父母对孩子没有期待是不可能的。我们对身边最亲近的人往往有着最浓厚的期待,有的我们自知,有的非常隐蔽。
孩子出国后,你对他(她)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和期待。与你对自己的焦虑和期待有关,也与其他出国孩子和家庭的比较有关。前三点能帮你对自己的焦虑和期待提起觉察。
5. 请牢牢记住----你的孩子所正在经历的是复杂的,因此你的回应也应当是细腻的。
细腻是什么意思?以后会有单独的文章来详细说说。此处,先提醒的是,不要简单粗暴。孩子的处境、经历、内心都不是简单、直观、单线条、是非分明的。第四点,即检查你自己的焦虑和期待,能有利于你记住这第五点。
6. 警觉你自己的认知扭曲现象。
比如非黑即白、以偏概全、只看负面、妄下结论(觉得自己能预测未来、会读心术)、活在“应该”里,等等。第五点能协助你检查自己的认知扭曲。
7. 留意同一句话重复说过多少次。唠叨并不真的有效。既然如此,不妨摒弃这个习惯。
我理解要完全停止是很难的,因为我们毕竟还是担心我们的孩子的,有担心就容易有唠叨。那怎么办呢?
你可以去观察你的孩子对你的话是如何反应的。没有效果的或效果不好的话以及说的方式,就需要考虑摒弃和调整。这是一个不断观察、接受反馈、尝试新方法的过程。是一场学习,没人能替代的学习。想具体做到不唠叨和找到有效的沟通方法,得涉及到上面的1-6点。
8. 摒弃对你和孩子的关系的不切实际的期待。
留学为你和孩子的关系状态提供了佐证。它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出你们关系的长处和弱点。之前就存在的问题,恐怕会继续存在,甚至恶化也不足为奇。
如果孩子本来和我们很亲近但是现在不亲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个变化:可能是孩子在心理发展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健康的分离个体化;亦或者,可能是受制于横梗于彼此之间的距离、时差、共同经历的缺乏、以及各自身处的文化;又甚至,可能是父母出于焦虑的夸张感受。
9. 做父母的想要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这是很自然可理解的。付以努力,也是可以达到的。但,在那之前,最好不要强求孩子对我们敞开,也不要责怪他们不对我们敞开。先在上述八点上下功夫。当孩子感觉到我们有变化之后,他(她)们更有可能主动来找我们。
05
代际间与文化间的隔阂是事实,但不是任何人的过错。正如同时间上与空间上的隔阂一样。唯独不同的是,对于时、空隔阂我们做不了什么,然而对于代际、文化隔阂,我们有山可以爬,山顶有日出可以看,日出下有手可以牵。但还是,有 山 要 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