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坡六
自从吃鸡游戏问世以来,举国同庆啊,和兄弟们一起吃鸡,最疯狂的时候半夜三点还不睡,为什么呢?何以解忧,唯有吃鸡。
经常发生的事情就是,哥几个说好了这是最后一把了,结果他来了个落地成盒,小胖那个满脸的委屈啊,兄弟们看不下去了,又陪他来一把,这一来二去啊,天也就快亮了,好不容易冲进前10了,对手太强大,千年老二又给了我们,七八个星天外,听取宿舍骂声一片,关机,睡觉。
后来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加,我们也开始有了吃鸡的独门秘诀。我也逐渐发现吃鸡这游戏不仅仅是一款游戏,它还是一本教科书。
游戏中的素质就是你生活的折射。
如果是匹配游戏的话,有的玩家一进来就喜欢说粗话,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他需要求救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帮他,有时候队友会选择用手榴弹灭了他,还没玩呢就游戏结束,不知他是什么样的心情。相反,有的队友大家也是素不相识,但是在这场游戏中结束后,大家还成了好朋友,游戏场的患难与共,让彼此生活中也成了好朋友。同样是素不相识,差别咋就这样大呢?
你在游戏中反映出来的素质,也可以折射出生活中你的素质,这样的人游戏中不仅吃不了鸡,而且在生活中也一定走不远,自我的素质就是你自我前进的名片。而决定你自己命运的也只能是你自己平时不注重的自我素质。
吃不了鸡在于不会借力。
游戏中有的小伙伴喜欢一个人单打独斗,这样做的存活率其实非常低。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你被击倒,没有小伙伴及时救你那么你将会分秒出局。
这让我想到我们经常讲到的团队理念,一个人只会走的很快,但是一群人才会走的很远,就比如说一个公司的创办仅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是走不远的,他是有无数个团队共同努力进步的结果。
逻辑思维的罗胖曾经说过,自己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告诉他,记住以后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学会求救别人。
吃不了鸡输在一个贪字上。
吃鸡也要会取舍,吃鸡的本质是看谁活得时间最长,坚持到最后的那个人不一定是最有战斗力的那个人,也不是装备物质最好的那个人,而是最会取舍的那个人。
当收圈迫在眉睫的时候,你要做的是保命第一。不是去捡圈内的物资,不是去在杀一个圈外的人增加战绩,必要的时候扔掉全部的装备逃离安全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道理大家都听过,但是关键时刻却没几个人想起这个理。所以草率收场,摇头晃脑起初只是输在一个贪字上。
我自信是因为足够稳。
我有一个战友每次和他一起玩游戏,我心里会油然而生一种这把有戏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他游戏中的状态犹如他生活的性格非常稳健睿智。
我们玩吃鸡游戏的时候,他总是表现得非常稳健,从来没见过他慌乱过。头次和他玩的时候,敌友都到眼皮地下了,我们忙着开火乱打一阵,一个也没打着,只见他说别着急,没把握就不要开枪。然后一动不动的观察着,我们也原地等待,只见敌人二次来的时候,按照我们的打法早就开枪了,他提议不要动,于是足够有把握的时候,他两下子就解决了。
等我们冲出去捡物资时候,他说先等会。一个哥们不听果断冲出去,只见传来一大阵枪声,原来这样多的伏兵啊?吓得他赶紧回来,最后按照他的打法,适时出击,周围的敌军全部歼灭,和他一起玩游戏赢了一场又一场,而他最大的法宝就是稳健。
有时候在想我们的人生就犹如一场游戏一样,一直在战斗而通常往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但生活与游戏最大的不同在于游戏输了还有下一场,而人生走错一步,没有撤回键。
生活是老师,我们都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