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准备给孩子报个兴趣班,不知道报什么好,于是在网上去看了一下,顺便看了很多店铺的评论,那是相当的一个乱字。
我有些担心所以还是预约了一趟体验课准备去感受一下,至少验证一下网上是否正确,也好自己做一些准备,信还是不信,还是得感受再说。
于是到了学校,至少他们都是这么称呼自己的机构为学校,可能这样更加情切一点,其实完全没有学校的那种感觉,是吧!
孩子看见老师,是叫孩子叫老师,还是叫阿姨,还是叫姐姐,我开始犯难了,如果是叫老师,我觉得他们也完全是,至少我认为没有老师这个称谓那么圣神;叫阿姨,明显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培训老师比起自己都要小上一轮;叫姐姐,有点轻浮,更无资历来体现一个老师的专业。
还在思考中,孩子脱口而出的,“老师姐姐”,有点符合中国人固有的观念,既然犯难,何必不综合一下,至少具有中国特色主义吧。
开始上课,孩子还算独立,一个人跟着老师上课,到也不用担心,给他报的小班制,这样也好。
现在的孩子大家都很护着,不可能让别的小朋友欺负一点点,即使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伤害,现在的家长不是赔礼道歉那么简单,至少要让你的孩子跟着受到同样的伤害,才能了畏他受伤的心灵,所以现在尽量小班制,阶级的分开也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孩子上课去了,那么我就不能陪着孩子了,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大厅的沙发上,既然你是家长,就是消费者,岂是能安静的,肯定要被营销的,出门即是做好了被营销的准备,也是出于自己的一个需求,是吧。顾问会过来跟你讲一些,不,一堆准备好的话术,不管你需要与否,至少我要完成基本的任务,耐心倾听完,等到我问一些专业的问题的时候,也能对答如流,这时一个不好信号给传递给了顾问,我怎么能懂这么多,是不是一个行业,是否是同行。
我的天啦!我一直自己带孩子,看过的书,听过的专家课也是不少的,一些基本的知识我还是知道的伐,怎么我就成为你的同行了。
还是你专业,我的孩子也需要得到专业的授课,这是我需求的,你的销售我接受,但我要的是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至少是同等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