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学生时代甚至工作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谈钱不感兴趣,甚至说是比较抵触谈钱。这并不是因为我缺钱,也不是说我就完全不在乎钱——我并不会因为缺钱而窘迫,也会因为丢了十块钱而心里不痛快好一阵子。
我不喜欢谈钱的一个原因是我不希望自己受困于物质,我向往精神上的富足。我吃简单的食物,如无必要从不购物。我幻想过以后当一个苦行僧,也曾经对我喜欢的女孩说,“现在的年代,无论如何也是饿不死的,为什么不放弃那些物质享受,去做些更有意义的事”这样的话。
我想我也算是成功的,周围熟识的人都认同我是一个不世俗的人,甚至有学长羡慕我说,我就佩服你这样不讲究物质的人。同学给我起个外号叫大仙儿。因为我极少表现出对物质的关注,又整天神游四海,整个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
我对这个外号,不置可否,时不时的还会有些自鸣得意。只不过我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受益,依旧还是糟糕的一塌糊涂。
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我对自己生活的简单要求让我不至于很快陷入经济危机。但是由于缺乏一些大众化的乐趣,以及长时间的自我封闭,让我很难融入和理解同事间的社交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