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彭萦发布在豆瓣上的书评,但鉴于其对拆书学习的深度理解,特收录于此。
笔者题记:起始关注拆书帮,是由于这个浮躁的年代给自己带来的读书焦虑。什么书都是读过就忘,每天的碎片信息大量的吸走自己的注意力,就像那只掰玉米的熊~新玉米到手就丢失了旧玉米。对于RIA拆书法抓住一个片段的深度学习方式,深感认同。但一直限于个人认知,对于将一个个片段阅读组合成新的体系是自己重来没意识到的事情。~彭莹老师的文章启发了懵懂的自己,我对于阅读应该先“拆书”再自己的需要进行“组合”。
赵周老师的第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我认为是一本好书,但当时的确颇有疑虑:对一本书注重拆一部分的做法,对于知识框架不够完整的人来说,很容易导致知识碎片化,在系统性方面有可能缺失。
系统化的问题其实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去看,拿着不能应用的“别人的框架”或系统性,还不如老老实实的点滴积累自己的可以用到的碎片知识,在不断地应用过程中融合到读者自己的原有知识框架。
在读了《拆出你的沟通力I》和《拆出你的沟通力II》之后,我的这个疑虑打消了。
《这样读书就够了》先介绍拆书的基本概念,学会“拆书”这个技能,把一本完整的书拆成碎片,而《拆出你的沟通力》则象主题阅读一样,把所拆的内容根据主题进行整合,化零为整。
在这里,拆出的片断,就成了案例,而且也不局限于书,书中介绍的一些案例是视频,如《一虎一席谈》和某些电影的片断,文字和影像合在一起,有更强的表现力。
书和微信公众号也同时打通,这在平台运作上来说,就有了无限可能性——可以想象,围绕着公众关心的很多主题,比如演讲力、学习力等,都可以这样拆,如此,拆书帮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生存模式和商业模式。
书中的应用案例示范,也都是微博微信网友提供,对于拆书家来说,书既是一个容器,可以使大家的拆书成果可视化,同时也是一个平台,帮助树立和推广个人品牌,这会和每个人的表现相关,我对其中的应用案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雷宗扬 的分享,因为有数据有实例,很有说服力。
回到《拆出你的沟通力》本身,其实,说是书,不如说是工具,因为如果不做练习,只是阅读,这个效果是打折的。阅读、练习、创造好的应用案例、分享,这会是一个拆书家更好的成长之路。所以这本书不能保持干干净净的状态,有心有力者自然会对书中的案例加上自己的情况,认真地练习,唯有如此,才能够把知识拆为能力。
我是研究方法和模式的人,从拆书系列书籍和赵周老师的拆书帮运作中,我欣慰地看到一个很棒的知识社区在兴起,这同时也会成为我的案例。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虽然没有做练习,但特意在拆书帮的微信公众号里看了几部书中提到的视频,也给我新的视点:知识是无限的,人有再强的学习力,也仍然有可能陷落在信息的海洋中,此时,别人的推荐和引领非常重要。在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些书我也并没有读过,有些书对我来说也非常有用,已经把它们都加入想读书单。
赵周老师的拆书法,充分考虑到成人学习的特点,所以有超乎一般书籍和方法的实用度。
在阅读方面,《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整体感、《这样读书就够了》和《拆出你的沟通力》这些书籍,同等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读透这些书以后,对于自己的阅读能力,应该会有大幅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