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克
关于熟悉感的学习笔记:
1,
艾森豪威尔夫人说:你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感觉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成千上百个选择。
有些选择花费了我们一些思考时间,而有些选择我们不假思索就做出了判断和决定。
2,
不假思索,
实际上是基于心理捷径、偏见和技巧。
行为心理学家把这些捷径称为“启发法”。
3,
你扶在栏杆上瞭望钱塘潮,突然,栏杆一阵晃动,你一激灵迅速后退才躲避了钱塘潮冲击下栏杆坍塌的危险。
这一激灵,就是源于心理捷径,也就是“启发法”。
这就是直觉反应,而非理性判断。
如果理性判断,那就需要计算栏杆晃动的幅度、坍塌的可能性、掉入大海的速度等等。等理性计算完毕,估计早就没命了。
4,
除了启发法,大脑大约还存在100多个捷径,它们被称为“认知偏见”。
驱动人类行为和决定的并不是理性分析,九成的决策是前意识或凭直觉做出来的。
人们大部分时间里,如果靠理性分析来做决策,要么错过机会,要么被害死。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喜欢“不费脑子”的事情。
5,
如果你能让别人“不费脑子”地选择你的品牌,你已经赢了。
上述这些概念文字的意思是要让人们选择我们的品牌变得更方便、更直观。
6,
交个男朋友,还是养条狗。
如果你期望客户忠诚,还不如去买一条狗。
如果有忠诚客户,母猪会上树。
十年前,在中国,三人行必有诺基亚。
现在还有人用诺基亚吗?
7,
我们花大量的时间来关注人们对品牌的感觉,而品牌真正的威力可能是它带给人们的感受。
这个感受,
可以是熟悉度带来的,
也可以是惊喜创造的。
8,
熟悉感,意味着安全。
9,
熟悉的东西让我们感觉良好。
熟悉度和认可度还构成了两个最强大、最常用的启发法的基础,对于人们的选择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用性启发法,
识别启发法。
可用性启发法,是由最容易进入脑海的事物驱动的。
它被认为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无法进行控制。
识别启发法,就是让你选择熟悉的、能识别的东西。
也就是说,大脑只关注记忆中最容易获取的信息,过滤其他信息。
这也是著名品牌那么难以推翻的原因。
识别启发法让我们能够做出快速和直观的选择。
这些选择往往与那些经过详细且理性分析得出的选择一样准确。
由此,识别启发法是迅速制定出“最佳”选项的好办法。
10,
人们选择奢侈品就是识别启发法在起作用。
因为奢侈品“能识别”。
进化心理学家米勒说:
人们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是,奢侈品的价值在其他人那里也能被识别和理解,而不是因为这些奢侈品本身质量上乘。
11,
直觉一定被熟悉度所吸引吗?
显然不是。
惊喜和新奇,
同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好的感受。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具有持续的创造力,而且它也是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
如今在营销界,过度崇尚创新。
对于一些不寻常、不熟悉的东西,我们的确可以通过创造惊奇和新奇,达到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目的。
但是,一些非常熟悉的事物,同样也能达到吸引人们注意力的目的。
比如:酒桌效应。
酒桌效应:在吵杂和拥挤的酒桌上,只要有人喊我们的名字,我们仍旧能第一时间听到它,并停下来,看看是谁在喊我们。
13,
传统营销理论认为:
用惊喜和新奇来获得人们的重视,
再用熟悉度和相关性来维持人们的注意力。
事实上,这种观点所起的作用可能与想要的效果相反。
熟悉度才会引起我们关注,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新奇可以让我们持续关注。
14,
中国游戏界的玉大师告诉我说游戏设计的本质只有一个词:挖坑。
一款游戏要让人们持续地玩下去,首要任务是让玩家有熟悉感。
在熟悉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些具有挑战、令人惊奇的想法就成功了。
玉大师说最好的游戏是:易玩难掌握。
易玩难掌握,很好地诠释了熟悉度会引起我们关注,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新奇可以让我们持续关注。
15,
惊喜的力量不仅仅是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还会让大脑将惊喜当成是奖励。
比如,当我们登机或者入住酒店时,升舱或者换更好的房间会让我们获得意外惊喜,这份高兴不仅仅来自于感受到了优待,还会让我们的大脑感受到好决策带来好回报的好感。
16,
忠诚度是营销者的梦想,
而不是消费者的现实。
72%喝可口可乐的人有时也会买百事可乐。
忠诚只是市场份额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