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桥下一幕
周末好天气,携老父亲和女儿去桥上晒太阳,桥上太阳直晒,冬日能感受这一米阳光,实在舒心。
"妈妈,快来看",女儿像发现新大陆似的,一阵叫声打乱我的美梦,我顺着她指去方向,发现原来桥下来了一辆货车,快递员正在卸货,这是太普通不过场景。孩子为何如此吃惊?
原来是一旁的老父亲,不停再旁边说,"看,他们都在扔快递,这样乱扔太不负责任,把别人东西都扔坏了,看那个泡沫箱,角都被扔掉一个,东西哪能不坏?所以,我说你们不要网上买东西,送到家都摔坏了,你们小年轻偏不信,都网上好网上好,迟早还是要回归去门店买东西,这网上买东西不靠谱。"
怪不得,女儿这么吃惊,每天她最开心的就是快递员叔叔上门送快递,她总是期望都是她的快递。但是眼前的一幕打破了她美好的想法: 每个快递就像是飞盘,谁管你大小轻重,嗖嗖嗖,啪啪啪啪,直接重重丢在地上。
平时都教育她爱护花草,轻拿轻放,所以她越看越气愤,又加上外公这么说,她也不甘示弱的补一刀,"这些人太坏,要被惩罚,把他们抓起来。
我说,"抓起来了,谁帮你送快递呢?"
女儿迟疑一下,说"他们怎么不想想,如果把你也这样扔在地上,疼不疼啊?"估计是我平时老爱说,你摘花,要是把你胳膊腿摘掉,你疼不疼?这个理念奏效了,哈哈。
我说,"你看看他们为什么扔呢?"
"不知道,他们是坏大人。"
我说,"不要轻易给别人下定论,尤其是好与坏,你可以先思考,你看看他车上的货多不多?"
"多,好多快递,都堵成山了。"
"那他卸完这一车,还要去拉下一车,他一天要个10次,你如果是他,面对像山一样的快递,你能有条不紊的轻拿轻放吗?"
"10次这么多,太多了。"女儿吃惊地望着我。
"你看这么多快递,包装要这么多纸箱,垃圾袋,收到的人还要拆,我们每天都扔那么多纸箱,收垃圾的也不停收。然后再送快递,再拆快递。是不是每天都给地球制造很多垃圾?
"嗯, 是的,好多呀。"
这时外公说,"那个人才拿盒饭,才吃饭,快递员真辛苦"。我下意识地看了下手表,已经3点半了。旁边一些人也开始附和认同。
02 暴力分拣的舆论导向
一般的教育和舆论导向也就此就结束了。
先是暴力分拣引起公愤,"你们怎么能如此对待我们的快递?不知道有易碎品吗?不知道有电子产品吗?"
再是,必须出台惩罚机制,让快递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工作使命感的缺失,这的确是当今各行各业都需要认真对待的话题。只要我们认同并找到这份工作的使命感,我们肯定能将心比心的付出。
随后看到快递员双十一不辞辛苦的送快递,为了按时送到我们手上,他们晚上可以忙到10点,真是披心戴月,吃饭也不准睡。我们又不由产生恻隐之心。干哪行都不容易,别对他们要求那么高了,碎了就碎了,卖家再寄呗。
我们有没有再进一步去思考?有没有解决办法呢?又是什么导致了这样?
现在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每个人的日常便饭,互联网大咖也挣了不少块钱。暴力分拣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AI人工智能一天比一天炒的火热,能否先研究人工智能捡配工作?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技术实现问题,也非一日能完成。
03 "我想要和我需要"的混淆,造成买买买的行为
那源头呢?
我问女儿,"每天都有这多快递,你看,有小盒子,有大盒子,有纸箱,有胶带包装,各式各样的,我们每天真的需要买这么多东西吗?"
女儿想了一想,"不一定吧",至此她终于get到我的点。
我说"媛媛,我们买东西,分为我想要和我需要,I want和 I need ,你知道是什么区别吗?"
她使劲的想了想,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六岁的她太难了,她摇摇头,"不知道"。
"那打个比方,如果我是你,去超市看到一排芭比娃娃,我都超级想要,这就是欲望。"
"妈妈,什么是欲望?"
"欲望就是我看到别人穿漂亮裙子,我也想要,不管它适不适合我。看到别人吃好吃的糖果巧克力,我都想吃,不管我现在能不能吃糖果,这就是欲望。"
"噢,我懂了,那什么是需要呢?"
"需要就是看到了一排芭比娃娃,我想买的同时,我会想家里还有几个芭比娃娃,再买一个,房间里还能摆的下吗?如果摆不下,我是不是需要换掉一个娃娃,来买它?"
"妈妈,我有时候分得清,有时分不清,都想要。"
"没关系,这也像掌控力,可以慢慢练习。只要每次买东西前,都问问自己,是想要还是需要?
想要是欲望,需要是陪伴。
"你要学会处理人和物的关系,对待自己喜欢的物品就像是自己的老朋友。而不是一味买买买。"
04 生活如何做减法?
如果我们能把身边的器物当做朋友,用时间和心意去浇灌,就会产生不断深入的关系,并在这段关系中得到滋养。
作为一个从事旧书交易的书商,松浦弥太郎本人的藏书量却很少,最重要的只有三本:《高村光太郎詩集》、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和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对他来说:“这三本书就像是永远的朋友,从我对人生感到彷徨的十几岁开始,就如影随形地陪伴着我。"
正如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身边的朋友会越来越少,却越来越重要。对于身边的物品,也不妨做做减法。
保留那些相处一辈子,一旦缺少就会感到难过的物品,然后在日日相伴中产生新的体验。因为一个人对于生活的体会,并不取决于物质的丰厚,更来源于他对身边事物的对待,是否认真。
台湾作家蒋勋曾说:“美其实是回来做自己,是能够不被这个流行所干扰,知道自己要什么。”
在这纷纷扰扰的尘世间,如果我们父母都能分清,生命中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多余的。并把这个意识身体力行的灌输给孩子,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是否能减少堆积如山的快递?
如果快递员也了解对物品的珍视,他们会不会也为把这份物品能完整无缺的送到我们手中,看到我们满足金额开心而感到自豪。当他们对自己这份工作由衷产生使命感,那么必定就认真对待手上的捡配。
05 生活的最高意境是“节制”
现代社会,我们的物质生活不断被丰富、被满足。
但当我们真正消费过后,会发现我们可以轻易,获得某种商品,却无法消费商品广告中所宣扬的生活方式。
相反,过多的物品占据了我们的生活,会让人没有机会去充实内心,去变成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精神物种。
最后,愿我们能够抛弃,那些繁复和累赘的部分,活出一个“专注而丰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