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刷朋友圈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关于“42岁公务员陪孩子做作业时突发心梗“的文章,引发了我的好奇和关注。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朋友圈里就流传和充斥着各类版本的关于家长辅导孩子功课或陪孩子写作业时突发脑溢血、心梗、心脏病等急症入院的传说。虽然事情的真相有待进一步确认,但还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家庭亲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虽然,育儿专家再三提醒家长要明确家庭事务中的责任主体,如:做作业、吃饭、睡觉、交朋友等,到底责任的归属问题是孩子还是家长,谁该为此承担责任,家长到底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对于上述一系列问题,相信,每一个家长都很清楚自己的正确选择应该是什么。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家长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陷入了“管”与“不管”的两难境地。爱的边界和无条件爱孩子的正确方式到底是什么?相信每个人都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但,答案背后的原理却是一致的,无条件的爱。
因为家长太爱孩子,不自觉地将本应该孩子自己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大包大揽过来,给予孩子过度的关注和介入,使得有些孩子丧失了自信和自理的能力。就像故事里的小燕子一样,即使自己羽翼已经丰满也不愿意练习飞翔和觅食,最终因为燕妈妈的溺爱和小燕子的习得性无能导致了一场悲剧。相信,每一个爱孩子的家长都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溺爱、过度保护和干预而使得孩子和故事里的小燕子一样。
怎样才是正确适度的爱?我认为,应该既不骄纵也不忽视。父母更应该像一个教练或师父一样,在孩子的每一重要成长节点上,传授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必备的生存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家长在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孩子,而不是用家长威严和外界刺激打压和贿赂孩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与其,每天陪孩子挑战夜读,因为作业或其他烦事和Ta进行各种较量和撕扯,不如培养孩子正确的情商逆商,学会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要学会主动后退一步,拿起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从容淡定地看着,默默守护着孩子,不作声、不评论、不指责、不给建议。就这样,和孩子彼此安好互不打扰。请相信,当我们以尊重的方式把自由交还给孩子的时候,奇迹就会发生。
在爱孩子之前,请先学会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