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想做一个讨论,在我们学习当中,是理解困难还是记忆困难?因为有很多人在用了这个记忆方法以后呢,因为很多时候呢,都需要把记忆的材料转变成辨识度比较高的图像来记忆,有的人会有疑问或者是顾虑,就是如果我们脱离了这个文章本身的意思转变成图像以后,会不会反而不利于我们的学习呢?或者说理解记忆要比这种所谓的快速记忆的方法要更适合我们学习呢。
为了能够让我们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更加的明确,我们就举一个例子来进行讨论。这里我们就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来讨论这个问题,比如说在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以及签订的《马关条约》的内容。《马关条约》的内容: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那我相信这个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以及这个《马关条约》的内容当中的每一个字大家都能够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如果说让大家把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以及《马关条约》的内容背诵出来的话,我相信大部分人即使在以前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但是也没有办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地背诵出来。那也就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对于历史方面的知识点来说呢,我们理解起来要记忆轻松很多。
如果说用快速记忆的方法怎么来记忆呢?首先1894我们可以把它谐音成一帮教师。然后甲午中日战争把关键词甲午谐音成家务。然后进行一个联想,一帮教师在干家务,这样就可以先把这个事件发生的时间记住。
《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怎么来记忆呢?首先这个马关,可以想到马桶。因为这个马桶我们用完以后要把它关起来,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联想到马关了。然后通过马桶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需要用的厕纸,这个厕纸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垃圾桶。最后可以联想到了马桶刷。我相信马桶、厕纸、垃圾桶、马桶刷,大家看一遍就能够记住,这个过程就是第一篇文章写到的和长期记忆产生联系。
接下来我们就这四个物品来记忆上面《马关条约》内容当中加粗部分的关键内容,因为我相信只要把这些关键词给记住以后,这个问答题基本上大家都能够拿到满分。我们要马桶来记辽东、台湾、澎湖列岛。怎么来记忆呢?可以想这个马桶盖是塑料的,用的时候需要抬起来,然后呢马桶冲水会碰撞出一些水。用厕纸来记两亿白银,可以想两张厕纸一对折使用。用垃圾桶来记沙重苏杭,想象垃圾桶里有很多沙很重叔叔来抗。最后马桶刷来记忆投资办厂。可以想马桶刷投入到马桶里伸长手臂来用。是不是通过这个比较滑稽的这些画面就能够记住这些重要的内容呢?相信这个问答题,大家不需要五分钟就能够把它记住。而且通过你平时的复习肯定会加深对这个问答题的印象。在这里只是通过文字来描述这个画面,肯定不如直接上一些插图记忆效果好。
在这里呢,我通过这个案例只想告诉大家,就是在我们日常学习当中,其实记忆要比理解难很多很多,很多知识我们能够理解,像一些课文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但是如果说让我们一字不落的背出来是很困难的。但是也不排除记忆比理解简单的情况。比如焦耳定律Q=I^2;×Rt,我相信这个字母公式大家不用五分钟绝对能够记住,但是如果说让大家用五分钟来理解焦耳定律的含义的话,估计比较困难,不过这种情况就比较少。
读完这篇文章的你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这些内容只是代表我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想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碰撞出一些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