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章来自没有工作的那段时间,所感所想,再次发出来,想提醒一下自己。
………
没有工作的第二十五天,我开始慌了,再不认真找工作,我就要卷铺盖回老家了。。。
由于没有工作,想着不能就这样荒废自己,这几天开始捡起我的书本,开始在傍晚时分离开家,泡在图书馆直到关门。
这几天在图书馆被一本书的名字吸引到我了,王潇的《三观易碎》。我看书从来不记作者是谁,就像看电影从来不知道导演是谁,听歌不知道歌手是谁,但也有特殊情况就是,一旦被他们的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曲吸引,那么我便会去深挖这个人的其它名作来观赏查阅。当然还有另一种更特殊的情况,那便是先喜欢上这个人,然后喜欢他(她)的所有东西,身边的朋友都知道我一项有这个喜好。
《三观易碎》首先我是被这个名字吸引的,我在想里面到底记录着怎样的事情,能让人看过之后可以让自己的三观得到“升华”。看了两个晚上,给我的三观增添了丰富的营养。我喜欢这个作者(微博@王潇_潇洒姐), 潇洒姐年轻时对待生活的向往,和现在的我是一样的,我也一样向往未知的世界,向往去冒险,想走遍全世界。我开始能在她的文字里感受到自己,感受到一直以来的倔强,以及坚持。
在回家的路上,想起晚上看到里面的其中一篇短文《爱表现的小孩》,是潇洒姐讲自己从小时候读书到高中再到大学的几个阶段的表现,总是喜欢举手,去表现表达自己,初中时代和高中时代的老师对她的表现进行的劝诫,大学老师对她的支持.....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回味着这个篇幅,我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做错了一件事,把一个事情本末倒置了。
我一直喜欢“黑暗”,学习时喜欢坐在后面,看书时喜欢坐在角落,甚至跳广场舞时都是站在最后面。一直觉得自己是块“金子”,总会发光;认为自己是匹“千里马”,总会遇到伯乐。所以,做什么事情从来不会主动,一直在被动的等待,等待那个让金子发光的人出现。时至今日,我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错了,我把这件事本末倒置了。金子也好,千里马也罢,都需要展露自己的才能,让别人去知道它认识它,才会去用它,爱惜它。而不是一直躲着,躲在沙堆里,躲在马群中。
读书时,也不会主动去举手回答问题,竞选班干部,哪怕课桌下面的手指已经扭成麻花,心里的痒痒虫呼之欲出,也会佯装平静,静静的等待老师发现坐在角落的“金子”,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因为发光的人不只我一个,别的同学都在争先恐后的发光,只有我在那里遮盖自己的锋芒。我好像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中。
其实我更多的是在害怕吧,害怕别人的眼光,害怕别人的言论,会怕自己不行,做不好,不够发光。过去的二十六载,好像一直做错了,什么事情只有做了才知道结果,结果无非就两种“好”和“坏”,不去做连结果都不知道,岂不可惜。
今后的路要开始新的走法,步履要坚定,不怕错,就怕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