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创作不出高端的作品,却经常喜欢用文字叙述一些生活中的细微小事。生怕有一天老了,记忆模糊了,而把不该忘却的人忘却了。记录下来,无论多少年以后,只要戴上老花镜,翻起旧作,就会忆起那些年,那些事,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虽是小事,却也经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时光匆匆,离家已一年有余。首次入藏,感慨颇多,又因特殊时期触发的灵感,今年写的东西比往年要多一些,也先后获得了几个大大小小的文学奖。
四月初,长春市朝阳区总工会发起征文,我的一首诗歌偶获优秀奖,因为主办方一直没和我联系,所以我以为本次赛事优秀奖不发证书。直到半个月前,我才偶然得知,同等奖项的获得者已经领到证书了。
赵喜雨老师是长春人,也是我的惠风文学训练营文友,本次赛事喜雨老师荣获一等奖。我在微信上和他说了证书还未收到的事,喜雨老师非常重视,几次联系工作人员。总工会王之光老师也非常热情,委托别人将已经寄存到别处的证书找了出来,十月末,我收到了获奖证书。
五月中旬,长春市委发起征文,我的一篇散文获一等奖,和我同时获奖的还有作协文友王明红。因为身在外地,考虑领取证书的事,我在微信群里加了明红微信。
我是一个粗心的人,两个多月的时间明红多次联系主办方,也一直和我保持沟通。我却只打过一次电话,主办方告诉我证书统一寄到德惠了,让我找相关部门领取。我转告给明红后,她说应该在教育局或团市委。明红给团市委打电话询问时,先问了我的名字,工作人员说有,她又问她自己的名字,工作人员说找找看再回复。第二天,她的证书直接发给了她所在学校。考虑我身在异乡,明红几次提出要代我过去领取,我告诉她,有文友在政府上班,不用她专程过去了。几天后,在政府大楼工作的王宏波给我领回了证书。
赵喜雨,王明红,我和他们虽然同是文学圈里的文友,但是素未谋面。王宏波和我算是老朋友了。朝阳区总工会王之光尽职尽责。他们的无私帮助让万里之遥的我在这个寒凉的初冬时节,感受到了来自家乡的温暖,感激之情无以言表,惟愿平安喜乐,友谊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