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会一个人随意地在校园里走走,随便看看。校园在一天天变化,变得比以前更大,种上的树更多更高,我们也拥有了塑胶跑道和地胶球场,这是高大上的标配,建筑物的墙上也多了些关乎教育教学的语录。
在这个学校21年了,对她过往的记忆很难保留完整,有时会因为某些事情有些点滴的回顾,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当然也有根本想不起来的。
刚开始的时候,一个人生活,自然而然地以校为家。平时就与同事或者学生在课余打打乒乓球,周末就去走访同样单身的异地工作的高中同学,一起吃一起睡一起闹腾权当作工作的奖赏。
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恋爱的恋爱,结婚的结婚,从群居走入独居,也不大走动了,二人世界的半径不会太大。成家以后,除了工作,便是家庭,家的观念基本还停留在各自的大家庭,对自己的小家只是一个生活的场所。有了孩子以后,老人带孩子,所以没有太多的变化,也根本没有为人父母的教育观念,只是跟风学着去做一个父母该做的事情。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没有负累,也没有太多想法。周而复始地就这样过着。直到孩子真的长大了,要上高中了,才发现恍然间这么多年就过去了,真的就像一场梦。
这个好像陌生的校园又重新走进了我的视野!也会有事无事地去留意她的一些变化。在那三个年轻生命永久消逝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会放慢自己的脚步,多跟同学呆一会,多看他们一会。我其实对那三个同学至今也不认识,甚至连名字也不记得,大概是不在一个年级的缘故吧。这件事情将成为无法磨灭的记忆被储存,时常会想起,也只是一些模糊的同学的身影,可以替代对他们的一丝怀念了。
他们的离去好像与学习没有太多关联,更多还是与同学关系、情感等非相关学习的原因。不管什么原因,毕竟都这样走了,在还没有真正开始人生旅程的时候就走了,留下的只是生者的怀念和记忆。
我也只能有时候,会不经意地看看那幢楼,那个教室。也会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情景,是有多大的悲愤,让他们如此决绝。我们能做什么呢!他们无助的时候,为何不求助,求助了我又能做什么。一切只能是假想了。
记得那一年我重新带班,一个新组建的高二文科班。没有经验,也没有人指导,只有一颗赤诚的心和一个爱阅读学习的习惯。边看书边实践,学中做,做中学。没想过在学习上要达到个什么目标和位次,只是想着一定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找到自己在班级的位置和在学校的归宿。
接下来的宿舍文化建设,班级文化的营造,学习小组的建立,各种体娱活动的积极参与,都是围绕一个核心,班级就是每一个同学的家园,只有彼此的友好互助,没有你争我夺的势利。不管是体娱活动的参与,还是学习考试的小组分析,都是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每一次的进步,让每一个都有别人学习的地方,整体上可以健康的生活和学习。
同学间的纷争和摩擦都化解在班级这个精神家园里。一年后,在不刻意无所求的情况下,班级夺得了学习成绩年级第一、团支部活动第一的双丰收。
接着,又新接手了一年高一,再上一年的经验基础上,大胆放手,民主选举班团组织,以班长和团支书为龙头,加上学习委员和各科代表,形成了班级发展的三驾马车,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又紧密合作精诚团结。班会同学组织,一切活动自己组织,班级凝聚力得到空前增强,班级内外都表现得非常团结友爱,尤其是团支部和体育活动一直都是名列前茅,非常优秀。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平台。
今天想起来,还那么地清晰!那么温暖。今天的他们,也各自有了工作,有的也为人父母,相信他们会过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