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学生学会爱”是当下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本文从意义关怀、现实关怀以及策略关怀三个层面,探讨爱的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从多元文化在学生精神世界冲突、融合的辩证统一视角来现实审视学生爱的教育问题,并提出唤醒、体验和惩戒等三种“爱的教育”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爱的教育 关怀 唤醒 体验 惩戒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对爱的教育的经典概括。在多元文化既冲突又融合的今天,如何审视学生爱的教育问题?又如何让学生学会爱,让学生不断拥有健康纯洁、无比强大的道德核心,不断使自己精神上更富有更完美,并能使世界因自己而幸福呢?
意义关怀:爱的教育的归向
爱与智慧是心理学的真谛,是哲学的本质。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以爱育人,对学生人文关怀,已远超出了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绝不是爱的教育的全部和终极目标。爱的教育是激发学生感受和体验爱的情感,学会主动付出爱,即通过自己的行为关心、尊重并最终影响对象,从而成长为具有爱心和关怀品质的人。
爱的教育具有三重属性:一是双向性,即爱应是师生双向间的情感的美丽互动;二是非功利性,即师生彼此间流动、交融的爱是平等圣洁、非功利的;三是主体性,即在双向性和非功利性基础上,强调理性掌舵,并在教育者爱的奉献的基础上,强调让学生学会爱是教育者更大的责任。
那么如何理解爱的教育内容呢?中学生处于自我同一性的阶段,探索自我、探索社会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根据“人与自然”“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等三个向度,可将爱的对象分为“爱自然”“自爱”“爱他人”“爱国”,再具体细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九个爱”,即:第一层次——爱自己、爱父母、爱他人;第二层次——爱健康、爱学习、爱劳动;第三层次——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实现爱的教育内容的校本化和特色化。当然,无论如何划分,都离不开“尊重”“信任”“关怀”“感恩”“共享”“责任”“勇气”“信仰”等爱的美好品质。
然而,在功利化德育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爱的教育的“爱”,被掺杂了许多市侩成分而大行其道,“爱的教育”基本上被狭隘地理解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活动,泯失了学生的主体性,客观上导致爱的“教育”属性的缺失。爱的教育,唤醒和培育学生爱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爱,在当代道德教育中应具有核心地位。
现实关怀:多元文化从冲突到融合
从前,一只猴子和一条鱼被凶猛的洪水卷走。猴子动作灵活,又有经验,因此有幸爬到一棵树上,脱离了危险。他朝树下翻卷的大水一看,发现鱼正在激流中挣扎,一下子把鱼从水中捞起。可是猴子奇怪的是,鱼对于猴子的帮助并不感激。
猴子“见义勇为”,可鱼并不感恩,这正源于“鱼文化”与“猴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若猴子明白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也不会为自己的壮举而自豪,为鱼的不领情而伤感了。
真切深入地把握学生所处的多元文化冲突焦点的地位,是让学生学会爱的前提。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道德、信仰、习惯、能力等诸多因素,同时,又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今天的学生正处于家庭教育文化、学校教育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目标文化、班级文化等)、网络文化、市场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包围之中。这些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要素,或隐或显,或深或浅,共同作用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从而产生并立互补、排斥冲突或融合更新的辩证关系。
今年高考查分那晚,一男生因语文分数低,网上发贴号召同学们去刷语文老师的屏,集体声讨之。其实他逢周一就请语文老师辅导,并主动找老师聊聊天,但为什么做出这种似乎不可理喻的事呢?正因应试教育文化、家庭教育文化等汇集于一身,在矛盾冲荡中,个体教养溃堤,为低分找一个渲泄的借口。因此,多元文化矛盾激烈冲突于学生精神世界,这对具有成长无限可能性的学生而言,充满着机遇与挑战。
多元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不是一个由此及彼的单调过程,而是冲突新要素不断加入,原融合状态不断被打破的动态发展过程。然而,在波澜起伏的湖面下,学生个体自我的道德原则和良知在起着“定湖神针”的作用。这而道德原则和良知,也即学生从冲突到融合过程中的判断、抉择与行动,又必然积淀着平日的训练与考验。
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她家境不好,但对老师、对同学礼让谦和,体贴热心,有难必帮,师生莫不为其竖大拇指,大家也尽力帮助她。上大学后,她给我和我女儿织过围巾,还特意让她来苏州打工的弟弟给我送来两只家鸡。寒冬,她还会给教过的老师们发来“天寒添衣”的温暖人心的短信。应该说,家境不好的她吃了些苦头,精神上多了些磨砺,并深受虽无文化但质朴憨厚的父母的影响,并且,她常将自己的进步和成功与周围的人、集体密切联系起来,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并将感恩之心及时表达出来。她是一个学会了爱的人,也正因为如此,她的前途将充满机遇和温馨。
所以说,从文化角度给学生定位,从文化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角度更深入剖析教育现象,更真实更贴心地理解学生,更积极更和谐地施教于学生,从而实现学生从文化冲突、抗争走上平和、融合之路。因此,教育者需要正视今天学生的爱之“未成熟状态”,理解这种“未成熟状态”就是一种积极的势力或能力——向前生长的力量[1],需应有更大的教育耐心和教育智慧。
策略关怀:唤醒·体验·惩戒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2]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学生会爱也当依靠爱的教育。下面,探讨爱的教育的三种基本策略。
一、唤醒
“唤醒”,用其比喻意义,即使人觉醒。唤醒的前提有两个:一是客观存在着可唤醒的具有巨大发展能量的东西,即潜伏于心的善性、人的天性以及成长规律;二是使之觉醒的合理性,即教育形成人的必然性、教育者能够唤醒教育对象的可能性。唤醒的策略,就是通过爱的教育使学生爱的美好品质受到生命的刺激,催萌德性顿悟,从而形诸爱之行动。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具体实施唤醒的策略:
首先是耻感教育。
某个漆黑教室的角落里一对“恋人”被发现。男生脸上写满刚正不阿大义凛然,女生面露平白无辜清白磊落,男一言女一语,辩解是来“谈心”的,是来“交流舞蹈心得”的,是“圣洁无暇”“不容亵渎”的,不依不挠,其“坚定”“真诚”和“沉稳”,让人无语。学学生在自习课上埋头美读图文并茂的淫秽电子书,结果露了馅,但面不改色,泰然处之。此类叫人瞠目的现象还少吗?
当下,廉耻、道义、责任和良心越来越淡漠,片面追求权钱的自我价值的导向,以及传统文化在开放、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精神流失,都曲折而深度地作用于学生身上,将羞涩变成珍稀品。诸如“害羞”“脸红”“羞赧”同类的洋溢着人性诗意的词汇,似乎正成为古典之殇。——而羞耻凝结着尊严,驿动着爱的良心,是人性中最高尚和最有价值力量的内在感情。没了羞耻,不仅没了“身体的遮蔽物”,也会没了“天然的灵魂罩衣”。教育需要唤醒学生的羞耻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升,追求生命的健康成长。
如何唤醒、激活学生自爱的天使呢?
一要积极培植学生对肯定的自我价值的感受,强化学生自身的高贵的尊严感,这样,面对龌龊丑陋的东西,他的羞耻指数就会越强烈。
二要增强学生自我内省、自我修复的能力,即反观自我的形象、检点自我的缺陷、发现丧失的良心和呵护高贵的尊严。
三是培养学生选择以高尚的精神养料滋养精神的自觉追求,来避免羞耻的种子被污风浊雨夭折。
四是要让自己灵魂栖于信仰之巢,才能体验耻感,从而方可构建民族的耻感文化。
其次是榜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足以使儿童、少年和青年感动、钦佩、赞美、爱鼓舞的榜样和理想,就不能想像有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3]价值导向于怎样的榜样,并向学生阐释榜样之所以为榜样,固然重要,但只有进入学生灵魂并理解、接受它,才能成为催萌爱的精神瑰宝。否则,仅单纯靠灌输和说教,榜样不能与学生灵魂对话,这不仅将导致低效、无效,甚至很可能造成学生的逆恶、排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而非为德育而德育,这就是以榜样唤醒爱的首要原则,也即生命内化原则。
生活化,则是榜样教育的第二原则。具体有两层含义:其一,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以学生的生活为逻辑,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需要的榜样内容,同时,榜样内容必须能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理想生活之间的德育困惑,催生学生的道德冲突;其二,榜样教育过程具有必要的爱的教育观念和价值的传达、指导,具体在无时不变的生活中进行。
第三是反思教育。
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自我的剖析,甚至是灵魂的拷问。它可以照亮自己的善性,具有自我警醒、自我检验和自我完善的作用。反思教育,主要是指在爱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有意识地、适当地引导教育对象根据爱的教育的内容展开反思,从而形成反思习惯和文化自觉。
有个高三“后进生”,在高考前两个月,因无视校纪班规被班主任第三次劝退回家。这个学生看着自己的父亲厚着脸皮向班主任求情,然后,又跟着默默无语的父亲回家。那天深夜,他听到已离异的父亲在客厅里嚎啕大哭的声音。第二天,他独自返校,跪求班主任再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他终于得到这个机会,并珍惜了这个机会。只经过两个月的拼搏,他竟然考上了本一院校。父亲的绝望的恸哭,成了这个学生反思、觉醒的契机。试想,如果在生活中,教育者(包括班主任、父亲等)能有意识地引导这个学生的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也许情形会更好。当然,从这个后进生的巨大转变中,我们也感受到,反思对成长的非凡意义。
二、体验
晚自修时,一个学生神秘地走到班主任跟前,请他到班级去一下。班主任走到教室门口,发现教室漆黑一片。他赶紧打开门,这时灯突然亮了,全班一起向老师鞠躬,并齐声感道:“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们爱你”,然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老师,您以后晚上不要来学校了,您放心,我们一定专心学习”“老师,您上次没收了我的游戏机,我当时恨死您了,今天我明白了,谢谢您”……为什么全班一下子这么懂得感恩了呢?原来,这些学生刚参与了一场题为“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的互动报告。彭成老师语言生动、活动、风趣,他讲述自己是如何跪在背负着整个家庭重担的妈妈面前,默默立下自己的誓言:“我一定要改变我的一生!”一个泪流满面的男生冲上台喊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多的同学纷纷登上台,把自己埋藏心底的那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喊了出来,喊声振聋发聩。一位女生更是将自己的母亲请上台,跪在母亲面前,许下自己庄严的诺言“妈妈,我爱你,我一定用最好的表现和成绩回报您!”还有的拨通自己家长的电话,忏悔自己常去网吧……心灵受到洗礼,灵魂得到震撼,感恩就在身边,让爱遍洒人间。
由此可见,爱的教育离不开学生的爱的体验。
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体验,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确立学生的道德体验的主体地位,促其自觉性和主动性,避免一味说教和灌输;
二是尽可能从学生生活世界的遭遇与挫折,从学生内心世界的德育冲突,来选择德育内容,并采用通俗鲜活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疏导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亲身经历和体验;
三是引导学生感受行动带给外在世界的积极变化,体现内心所获得的愉悦,感受生命的充盈和美好。
三、惩戒
惩戒,就是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制裁,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以促进合乎规范的行为的产生和巩固。惩戒教育,则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违纪行为进行惩戒,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具有教育和制裁的双重性质。
在今天提倡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时代,表扬教育、成功教育大行其道,惩戒教育却愈发展现出爱的教育的本色光芒。有这样一名男生,多次严重违纪,每次处分他之前,男生的父母都会到校向老师苦苦地反复求情,庇护孩子。结果,这名男生平时只要觉得学习生活不顺,或做错了事感觉要被批评或处分,他就会回家。父母似乎总能为他逢凶化吉。但临近高考时,竟伸手偷窃小卖部的东西,被当场擒住。惩戒教育缺失,“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的教育”(教育专家孙云晓),很容易导致教育对象心灵比较脆弱、责任感淡薄、行动易于失范。
惩罚具有教育性。惩戒前要将违纪的来龙去脉摸清,要找准违纪生思想脆弱点,要从违纪行为可能导致对他本人及他人、集体的后果进行训育,训育语言要刚柔相济,要理直据实地予以相应处罚。另外,家校要结成教育共同体,将违纪作为教育的起点和契机,想方设法促进学生的道德反思,鼓励其勇于承担处罚,若是处分,则应设置考察期,考察期内予以跟踪教育。整个教育过程中,以爱育爱贯穿始终。
我们反对棍棒教育,提倡相互尊重和对话,不为处罚而处罚,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正确的惩罚方式。正如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说:
“意志里面如果具有顽固不化的成分,如果是一种有意的、有决心的反抗,那么惩罚的分量不能根据他所犯的过失的大小,而应该看他对于父亲的命令不敬重、不服从,究竟到了什么程度;父亲的命令必须永远严格地执行,否则便应不断地加以责打,直至责打的力量达到他的内心,你能看出一种真正忏悔、羞耻和自愿服从的表示。”
教育具有制裁性。学校即社会,只有养成遵守校纪的好习惯,踏进社会才可能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违了纪,就要受到相应处罚,绝不能打着人文教育的旗号,姑息迁就,纵容放任。马卡连柯训斥过学生,他甚至也打过一个孩子的耳光,在他看来,只要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利,可以运用非常手段。若是处分,还应将处分决定要在适当范围内公示,以儆效尤,以示严正。考察期内要及时监督教育,若再违反,加重处分;考察期结束,师生要民主投票,德育小组集体决议是否撤销其处分。
参考资料:
[1] 《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什么是教育》,雅斯贝尔斯,三联书店
[3] 《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