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差是什么感觉?
我的第一次出彩是和甲方一起,两个年轻的男性和一群上了年纪的甲方。在出发的头一晚,甲方深情且不容不拒绝的向我提了第一个要求:“你准备一下采访提纲,我们想做一个采访的视频”。这个要求让我在深夜里红了脸,好的。
那天晚上他们很满意,别问我为什么知道。结果第二天出发的路上,人家悄悄告诉我,小伙子,昨天弄错了,我们的银耳是干银耳。
有人说,每一次出差(痛苦)都会带来进步,学会成长。的确,在漫漫长路上我学会了强迫自己睡觉。从成都到目的地相距470公里,坐6个小时才能抵达。
同行除了甲方的考察团外,就是和我一同出差的摄影小哥。考察团目测均为已婚人士,且事业而都颇为成功,不是总就是经理。想找共同话题很难。同行小哥虽然是一个公司的,但我出发前一天才知晓人家的名字和微信,显然我们之间并不具备聊天的等级。他也乐得一个人玩手机。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停的睡觉。
尽管偶尔会因为路况颠簸醒来,看看时间,看看地图,再补充一些水分。但这并不妨碍我继续睡觉。
一路无话,下午2点钟左右,我们抵达的通州的第一站,银耳基地。
在抵达这里之前,我知道银耳是一种菌类,就像是黑木耳一样,价格比黑木耳高一些,或许是因为天生丽质较珍贵。我知道这玩意是从木头上长出来的,这是我家老姚曾经说的。至于其他的我就是个文盲。
当伴随着一群人走进规划整整齐齐的一排排种植的大棚时,通江银耳正缓缓的揭开它掩藏已久的面纱。(对我而言这样的)
大棚内是两排由一米长段木,像码垛一样搭建而成。
经过点种的银耳,就是从这种木头上长出,历时经过150天方成。而其中的湿度和温度对银耳的成长至关重要,需要常常维持在湿度85-90,温度25-28,而通州天然的环境为银耳的成长提供了便利。
听基地人说,为银耳提供生长环境的木头叫做椴木,我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一种树的名称。基地的大叔纠正我,不是树名,而是说它经过加工过后的名字。为什么叫段木?当地人笑了,一段又一段,所以叫段木喽!
我问一个大叔,“大叔,这里山连着山,树连着树,像这种段木要多少有多少吧?”
大叔抿着烟嘴深深吸了一口,缓缓的说“没有你想的那般容易,这种段木是从青冈树上伐下来的,从伐倒到点种需要1年时间,历经12道工序才能用来种银耳,而它的寿命只有10个月,10个月之后就要当材火烧了”
“为什么要当材火烧?”我有些疑问
“因为通江银耳需要材火提供热量进行最后的烘干,因为段木除了最后的为银耳尽最后一点力,7年生的木头什么也做不了”。说着,大叔又往炉子里添了一把材,火更旺了。
我更加疑惑了,大叔没有继续回答。
领导们在一旁抽着烟,摄影小哥挥洒的汗水摆弄着相机,一阵咔咔的声音响起。我静静的听着领导们谈着关于银耳的故事,看着上了年纪的嬢嬢们在身前20厘米的空间挥舞剪刀,将采摘下来的银耳身上多余的一点一点剪掉。
随着太阳略微偏头,我们要赶往第二站,大叔说,我的疑惑将在这里得到解答。
一行人坐车抵达山里的一处四面有墙的院子,院子更像是村委会办公的地方。
顺着山间小路,我们爬到了青冈树生长的地方。大叔说,青冈树与银耳的配合是历史的选择,通江银耳的菌种只有在通江这片土地上孕育的青冈树上生长,才能绽放出最具灵性的耳花。
点种银耳的青冈树需要长满7年,在第8年砍掉,当地人称“座七砍八”。如果时光回溯100年,你在当地还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在砍树之前,焚香祭拜,保佑今年的银耳有个好收成。可惜随着时间,这个习俗已经没有了,人们更加相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