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发呆发了许久,仍然无从下笔。不知道写什么真的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
我们究竟可以写点什么?生活中有哪些素材可以为我们所用?
老师说可以写身边的人和事情,于是周遭的人物角色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闪现。确实身边有很多优秀的闪闪发光的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笔下的角色,都可以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可是此刻的我却没有勇气去写任何一个人。
因为紧张,怕写得太逼真也怕写得四不像,所以踟蹰不前。然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我本不该纠结于此,写作不是拓印生活中的某个人某件事,不是记者采访纪实,完全可以应用各种修辞及不同的写作方法,正如影视作品备注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而已。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不敢写身边的人和事,就仿佛近乡情更怯一般。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克服写作上的种种障碍,我只知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勇往直前。
小到琐碎日常,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大到时事政治,国际动态,要说能写的东西实在不少。我们写不出来东西,觉得没什么可写,一个是缺乏对生活素材的提炼与挖掘,二则是文字积累与沉淀不够。
我们究竟可以写点什么?
窗外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原本都已睡着的我又被一声闷雷惊醒。发现自己日更未更,撑着眼皮敲打着键盘。敲击键盘的声音竟然奇妙地合着雨点的节拍,然后竟然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
原来风声雨声心跳声,声声可写。
我们究竟可以写点什么?
房间里只有小夜灯亮着柔和的光芒,老人和小孩已经酣然入梦,嘴角上扬弯成一抹轻巧的弧。而我还在灯下思考如何完成我的一千字。
其实小孩老人还有我自己都可以成为文字的主题。
我们究竟可以写点什么?
书架上的每一本书,每一幅摆台,游戏室里的每一样玩具,每一部电影……,那不都是最好的素材。
我们究竟可以写点什么?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工作上的磕磕绊绊,情感上的琐琐碎碎,有生活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内容可写。
不必害怕没有东西可写,也不要去想我们究竟可以写点什么,当我们看的多了,听的多了,想的多了,也写的多了,写什么便是信手拈来,不再困难重重,纠结万分。
生活阅历使我们成长,也充实了我们的写作素材。不是我们究竟可以写点什么,而是我们究竟想写什么,我们究竟能坚持写到什么时候,我们究竟能写成什么样子?
未来很朦胧也很模糊,我们无法揭开未来的面纱,也不知道自己能写出一个怎样的自己。但是唯有坚持不懈地写下去,唯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收获一个你最想成为的自己。
不再想我们究竟能写点什么?只相信坚持写下去就能看到曙光。
齐帆齐第2期28天,第15篇101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