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感觉特别的源远流长,不是一两篇博文能够说得清楚。虽然没有读过儒家经典,也没有认真了解过儒家思想的大家的生平。故只能从普罗大众对于儒家思想的粗浅理解,写一写自己的想法。
儒家,由孔子创立的。这是大众一贯的认知,但是今天突然听到一种说法:孔子与儒家的关系是,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对儒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网上大多流行的说法都是与我们的认知相符合的,只是,关于“儒家思想的起源”中描述的,“儒”在古代是指以教书相礼等为职业的人。在西周以前,“儒”是官府的官员,身份崇高,他们掌管教化,通习礼乐道艺。然而“儒”本身也在演变,到了西周末年,周王室衰落,社会秩序崩溃,“儒”渐渐丧失原有的地位,流落民间。而后“儒家”和“儒学”的形成,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秦时期的孔子创立了一个学术派别——“儒家”。而儒家的思想也是变化着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被赋予越来越丰富的内涵。所以现在的“儒家思想”很难以一两句话,一两篇文章说清楚。
学校的关于儒学的教育,告诉我们,孔子比起是名思想家更应该是个教育家。然后孔子的接任者——孟子。孟子自己认为,他是孔子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但是通过读他的故事和文章,他对于儒家的发扬光大在于,他把儒学引领向了统治者,因此他比起思想家更应该是个政治家。
先秦的三个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中,荀子的生卒年月不可考,他的思想中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人性本恶”。比起将儒家思想介绍给君王的孟子,荀子的思想无疑是更进了一步。他的权威主义的思想,试图将儒家思想变为统治的思想武器,并以此建立起统治制度。
先秦之后的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对已经式微的儒学进行重新解释,儒家思想强调“忠君”,有利国君统治。于是儒学在此时成为了帝王的统治工具。从此,儒学成为“官学”。
在之后的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即使儒学的统治地位收到挑战:如在唐代,由于佛教思想的兴盛,儒家思想一度式微。之后的宋代,宋代的士大夫为了振兴儒学,吸收佛教的长处,改革儒学,创立了新的学说,也就是讲究“心性义理”,故被称为“理学”。几经改革儒家思想在一代又一代的“大儒”的努力下屹立不倒,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正是因为“儒家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了众多“大儒”的琢磨解读,现在的很难清晰的总结出儒家思想到底是什么。可能加上人名,总结某一位大儒的思想体系会更加容易。
简单的判断“儒家思想”是腐朽的思想是不正确的,相反这是一个浩瀚博大的思想海洋。
�6NY7�ܱ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