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通AI+能碳管理系统:12大核心功能,助力工业企业智能节能与精准降碳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工业企业正面临着能源管理效率低、碳排放核算难、节能方向不明确等多重挑战。为帮助企业实现能源与碳排放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世通集团旗下山东世通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研发推出了**“AI+能源与碳排放管理系统”**。
该系统融合了**“12大功能 + 专业知识库 + AI赋能 + 第三方服务”**,已被中国节能协会评为“零碳园区/工厂优秀数字化能碳平台服务商”和“零碳园区/工厂评价机构”,成为工业企业节能降碳的核心数字化解决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系统中与能源管理和能效优化密切相关的6大核心功能,展示它如何为企业构建节能降碳的坚实数字基础。
一、智能能源账本:让能源消耗“看得见、管得清”
能源是工业生产的命脉,但很多企业仍停留在“模糊统计”的阶段。世通AI能碳管理系统的智能能源账本功能,让能源数据实现可视化、可追溯、可分析。
三大核心能力:
能耗查询:实时展示电、水、气、煤等多种能源的消费数据,并支持历史回溯查询,彻底告别传统的人工报表。
能耗计算:依据国家标准,自动计算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值能耗等指标,帮助企业精准掌握生产环节的能源强度。
能源分析与策略推荐:AI对能耗结构和成本进行智能分析,当发现某环节耗能异常时,自动生成优化建议,如“错峰用电”或“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帮助企业节能降本。
二、能效对标:精准找差距,让节能更有方向
企业想节能,关键是找到“差距”。能效对标功能通过实时监测各生产单元、设备及工序的能耗数据,为企业提供多维度对比分析。
横向对比:不同车间同工序能耗水平一目了然,快速定位“高耗能区域”。
纵向对比:同一设备不同时间段能效变化可视化,识别设备老化或运行效率下降问题。
此外,系统还可与国家节能考核指标对标,为企业制定科学的节能目标,避免盲目投入,实现节能有据、管理有标。
三、能流分析:可视化呈现能源“来龙去脉”
企业内部能源流动环节多、损耗点复杂。能流分析功能通过AI自动生成能源桑基图与能源平衡表,直观展示从能源输入、转换、分配到利用的全过程。
能源输入、转化、使用全过程数字化呈现;
一键识别能量损耗节点,如锅炉能量转换损失过高;
支持多能流协同分析,帮助企业实现能源结构优化与损耗治理。
通过可视化分析,管理人员能精准锁定能源浪费环节,实现“数据找问题、智能提效率”。
四、能效平衡与优化:AI驱动能源“最优调度”
当企业掌握了能耗全貌后,下一步就是实现能源配置的智能优化。系统中的能效平衡与优化功能,利用AI大模型与大数据算法,对工艺、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动态调优。
应用示例:
某化工厂利用系统识别到不同生产线蒸汽使用存在“峰谷不均”,AI自动优化分配方案,在高峰期优先保障高产值生产线。
当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量增加时,系统自动提高其使用占比,减少化石能源依赖,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该功能帮助企业实现从“能效监测”到“能效优化”的跨越,迈向能源管理的智能决策时代。
五、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科学规划,动态调控
“双碳”目标不仅关注当下,更重视长期规划。用能与碳排放预算管理功能支持企业从年度、季度等周期维度,制定并跟踪能源与碳排放目标。
年初设定预算:根据生产计划、行业标准设定能耗与碳排预算;
实时对比分析:系统自动监控实际数据与预算差距;
异常预警机制:当能耗或碳排接近上限时,智能发出警报并分析原因;
动态优化:企业可调整生产节奏或节能方案,避免“超排罚款”。
这一功能帮助企业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管理,实现碳排可控、用能可预。
六、碳排放核算:精准测算碳足迹,实现“超排预警”
碳排放核算是能碳管理的基础环节。系统严格遵循国家《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及国际标准,自动计算企业各类碳排放数据。
自动采集能耗、生产、外购电力等数据;
精确区分碳排来源,如煤炭燃烧、天然气燃烧、工艺排放等;
提供趋势分析与超排预警,提前识别风险并给出降碳建议。
通过科学核算与动态监控,企业可全面掌握自身碳足迹,实现精准减碳。
构建企业能碳管理“数字闭环”,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从能源消耗的“透明化”到能效优化的“智能化”,从碳排预算的“前瞻规划”到碳核算的“精准计算”,世通AI+能碳管理系统为企业构建了完整的能源与碳排放管理闭环。
它不仅是一个系统,更是推动企业节能降碳、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智能引擎。未来,世通将持续升级AI算法与行业模型,推出更多覆盖碳核查、供应链碳管理、碳资产运营等领域的功能模块,为企业打造全场景、全周期的低碳数字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