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2018全国二卷作文答学生问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8高考尘埃落定,二卷考区的考生普遍反映作文有点难,不断有学生就此向我提问,在此一并做答。

一、此题的命题形式属于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吗?

答:不是,此题回归传统的材料作文形式。

二、传统材料作文的关键要求是什么?

2018全国二卷作文

答: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写作。

三、此材料的含义都有哪些?核心寓意又是什么?

此材料的核心寓意是看问题不能只关注当前看得到的,还应关注当前看不到的。这样才能更客观、准确地认识事物。除此之外想到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于透过表象,善于质疑,善于创新,善于突破惯性思维等还都不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此材料如何立意算偏题、背题?

个人认为,此文若以《细节决定成败》为题写作即算偏题,若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题写作即算背题。

五、在全国大部分作文题呼应时代政治热点的情况下,此题有没有呼应?

虽然有人认为今年全国二卷作文是全国八个作文题目中唯一一个去政治化的题目,但我以为该题仍然呼应了部分时代热点:如“一点四面”中的“创新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中兴事件”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六、此作文有哪些素材可以应用?

若以看见的不一定就是真相,敢于质疑立意,我觉得有两个好素材。一是“颜回窃食”(详见《孔子》电影),二是2015安徽卷的作文材料。

2015安徽卷作文

若以善于打破惯性思维,善于创新立意,以下材料有没有觉得很眼熟!

笔者的作文素材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