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闺女突然冒出一句,说好无聊呀,我觉得这么点小孩才不到四岁说出这样话,既可爱又好玩挺逗的,随后我把她叫过来,很认真的跟她说,曾经的我在你刚开始上幼儿园时候,我也有过这样感觉,但是我现在不是了,我感觉每天都会做不完的事情,还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我现在反而喜欢自己静静的待着,我们要学会找到方式方法自己一个人待着很开心,有朋友陪伴也很开心,总之有没有人陪伴都要很开心,人生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一个人待着的,不管她听不听得懂,反正她接下来自己去厨房玩水,然后拼积木,反正她也很开心,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话起了作用,反正开心就好。我再想她说的无聊是孤独的感觉吗?
你孤独过吗?孤独是孤单吗?把闺女送上幼儿园之后有一段时间,我经常会想一些问题,孩子一下子就长大了,她会在我没给任何提醒情况下给主动帮我拿东西了,带她到外面餐馆吃饭,她会说我觉得妈妈做的饭好吃,老师说她看到老师肚子疼主动把自己凳子拿给老师坐,好多好多让我感动的瞬间,我比较懒没有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后面就遗忘了,有时候她不经意间的让我感动的日常点滴突然提醒了我,与其说我陪伴她长大,倒不如说她一天天陪伴着我,我有时候也会想她上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她就不能陪着我了,那会的我们是不是就是真正孤家寡人了?那会的我会很孤单吗?
有的人会说,那你肯定朋友很少,确实是的。我的朋友不多,人生知己两三足已,虽然已经快四十不惑,但是活着活着有时候觉得自己却像一个人到暮年的老者,好多事情似乎已经看透看破。人生路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我们总是遇到又总是失去,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我们不必苛求什么,也不必失意。因为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足够优秀那些磁场相近的优秀之人总有一天会被我们吸引过来,那些决定离我们渐渐远去的朋友,我更不必失意不必伤感,因为是对于他来说,失去了我们这样一个朋友是他的损失而不是我们的,我们身边的人就是这样走了又来了来了又走了,周而复始的循环构成了我们的磁场和资源。这样说来,孤独似乎不是孤单,孤独到底是什么,应该肯定的是不应该是向外求得这些事物。
不管堂吉诃德里的“我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还是咱红楼梦中那首《寄生草》中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些词似乎是在诉说着孤独又似乎不是。我再努力探索着似乎想急切寻找一个完美的答案,直到我看到周国平老师一段话。“一个人越是有才华的话,可能的孤独接下来引用周国平老师的话,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一个人越是有才华的话,可能的孤独的路程就越长,其实这是一个会有丰硕成果的过程,这个孤独它是很赚的,实际上一个没有才华的人,他感受不到这一种孤独,这种孤独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的路,有的人是没有自己的路的,他就是走大家的路,他知道自己的路是存在的,那么这样的人,他内心是有种感觉的,说大一点使命感,但是实际上,他是有一种自我认知的,他在寻找这条路的过程中,其实是很痛苦的。他会尝试,也会失败,所有老师能教的东西,它的价值相对来说都比较次要,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老师教不了的”这段话送给正在孤独道路上探索前行的这些人。的路程就越长,其实这是一个会有丰硕成果的过程,这个孤独它是很赚的,实际上一个没有才华的人,他感受不到这一种孤独,这种孤独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的路,有的人是没有自己的路的,他就是走大家的路,他知道自己的路是存在的,那么这样的人,他内心是有种感觉的,说大一点使命感,但是实际上,他是有一种自我认知的,他在寻找这条路的过程中,其实是很痛苦的。他会尝试,也会失败,所有老师能教的东西,它的价值相对来说都比较次要,最有价值的东西是老师教不了的”这段话送给正在孤独道路上探索前行的这些人。
我听完他的这段话,我感觉我似乎悟出了些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感觉孤独和孤单的时刻,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先接纳自己的这个状态,接纳后我们甚至可以尝试着大胆敞开怀抱来拥抱孤独。然后告诉它,你来的太是时候了,我决定把这个状态发挥最大效能去创造和探索,然后去沉淀和历练自己,想明白这个道理,突然间豁然开朗,那么我们就立下誓言,从现在开始用十年时间来学习沉淀自己,每天精进一点点,期待十年后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