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将近50天的长假、书院20天的学习都要结束了。转眼就是2018年的3月1日,3月份一过,一个新年的四分之一就过去了,一去不返。
我对时间从来怀着敬畏,不敢掉以轻心,否则,追悔莫及。
这20天的学习安排,算不上紧张。年前15天,年后5天的连续上课,收获是丰硕的,如果能长此以往,定是更好。可惜,……。
上午上课,安排在电子商厦四楼书吧。我们通读了《中庸》,有些篇章已经要求并达到了背诵。复习了《大学》,串讲《小古文100篇》,所剩下册不多几篇,因时间关系留待开学。篇篇精典,清新润爽,耐人寻味,特别值得学习借鉴。下午在公园后门宣钢小区家里学习《诗经》和《周易》。《诗经》是第二遍通读,对于参加一遍学习的同学是复习、巩固,没有参加过以前学习的同学是熟悉和了解基本资料,比如诗经的篇幅、内容构成、写作手法等。在熟读过程中对一些字、词做大概的讲解,为深入推进做铺垫;《周易》一书如期通读完毕,对重要的知识点做了讲解和要求,同学们达到对整本书的了解的同时,对六十四的卦名烂熟于心,对河书洛图有所了解,还有,……。《周易》,对于我们来说,是从哲学和人生的角度来入门学习,至于将来的走向,看每个孩子的喜好去深入学习和研究。作为四书五经的重要组成,我们先按照计划对著作进行浅层面的学习。对此,我也收获颇丰。教学相长,我和孩子们是彼此的伴读,互相制约,终于是完成了计划。说实在的,没有这样雷打不动的集中集体时间学习,我也未见得能坚持下来。我要求孩子们的同时,也被孩子们裹携着必须学习。回头看看这20天,不负时光,我心满意足。
在保障主要的学习内容同时,我们利用“快来书吧”的优势看了不少书,哪怕是浏览,也收获颇丰。我把书吧的书做了了解,有相当一部分书是我们都买有经济压力,不买又看不到的经典名著。甚至一些绘本,也是让我开了眼界的。比如《西魃天》,我看了以后才知道这本书绝非一本普通的书。还有,以图解文的故事书,甚至书著,是多少人呕心力作,我们有机会品读、陶醉其中,真是享受至极。别说与炮火硝烟中孩子比,也别与连饭都吃不起的孩子比,我们与没有机会来过的孩子比就是幸运的了。感谢书吧小老板的爱心付出。赞赏他年纪轻轻做如此功德的事业。青春、芳华,一个干干净净的人做了一件干干净净的事。
我们的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是全民阅读的落实,是更加系统的阅读工程,目标确定、内容确定、时间确定。可以把这件事说成是学习特长,也可以说成是学习的必由之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学以致用,从形势和人生的需要来讲,我们只是起步早了一点,难度大了一点。今年,是我从教二十年,且都是在业余时间。没有谁指点我,也没有谁要求我,仅是作为一个纯粹的读书人的觉悟和担当。能与今天国家的形势、教育的方向一致,是读书智慧的实践。老师,实为导师,我愿意身教言传,让来到我身边的孩子们受益多多。为保障我们学习内容的如期完成,我努力去做的,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帮助我在行动上。我如愿以偿,衷心感谢大家!!!
随着开学,我们新的学习计划开始实施。望大家,跟上节奏。莫让时光付水流,同样的人生几十年,用来做什么,我们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判断、选择,然后坚定不移实施!
这是生活的质量,也是生命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