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坐在热气腾腾的凉山式火炉旁,听柴火在星星点点中细微的哧啦,一不小心就蹦起一束小烟火,热气奔腾而出,撒在铁网上,惹得五花肉滋滋作响。举起筷子,将薄薄的五花肉翻个身,看它在铁网将裙摆微微卷起,似乎在躺着做瑜伽。玉米也是不能少的。不似成都普遍的烤玉米粒,凉山烤玉米是切成一小坨,将玉米烤的外面稍微焦脆,而一口咬下去却能喷出鲜嫩的汁水。去凉山支教的同学曾说,以前最爱吃土豆,但到了凉山,一天天的土豆宴(今天吃白煮土豆,明天吃烤土豆,后天吃炒土豆丝......)让他苦不堪言,觉得心中的挚爱变了味,似乎土豆再也不是以前的土豆了。但土豆的确是现在的土豆。在红泥小火炉旁,土豆是必不可少的,你可以选择切片,也可以选择小圆胖,当然也可以是大圆胖。简单地洒上盐等调味料,等着土豆慢慢没了“骨气”,便可以小心翼翼地将它脱离火海。放到嘴边轻轻吹几口“仙气”,便将其囫囵吞下,留一股热意从喉咙滑向胃中。
这时候,你可以来点小酒,是浓香型的泸州老窖,还是酱香型的青花郎,抑或是清香型的汾酒。不,还是要点自晾的果酒,桑椹酒有一丝淡淡的甜味,琵琶酒听说很润肺,桃花酒似乎能养颜。一杯小酒,慢慢抿,感受舌尖上的酒香四溢,味蕾上慢慢的舞动,难怪琼脂玉露。
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