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孩子学习,家长们可谓是绞尽脑汁! 有的家长会说道理,以实物奖励哄骗孩子学习, 有的家长会采用威胁恐吓的方式命令孩子学习, 但是这些方式都难以给孩子带来持久的学习动力和热情! 本期芝课家长课堂邀请到王玥老师给各位家长支招,让你的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各位家长好,我是王玥老师,有幸做客芝课家长课堂为大家分享。樊登在他的节目中表示,他的孩子对于学习和阅读的喜爱程度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孩子才上小学,不仅在校成绩优异,而且课余时间已经把人类简史和世界史都读完了。当同龄孩子的家长还在为孩子不愿意学习而苦恼头疼的时候,樊登的孩子早已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在优秀的道路上奔跑了。教育孩子主动学习,真的这么难吗?
樊登说,如果你教育孩子时感到很幸苦,孩子学习没有热情,成绩也不见提升,那么你一定是用错了方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爱上学习呢?在这里,我教各位家长四招,只要家长有针对性地带孩子操练,孩子爱上学习指日可待!
1.以身作则,每天与孩子固定时间段学习
让孩子主动学习,最好的办法是以身作则,不要有双标。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天天玩手机、看电视,却让孩子认真写作业,孩子能情愿吗?有调查显示,比起家长的说教,孩子更愿意模仿家长的行为。所以请用行动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带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的家长会说每天下班后很累,哪有精力看书呀,其实不用刻意地捧着一本书,哪怕是看看孩子的课本、杂志或新闻,让他们懂得学习是一个好习惯就够了。
家长与孩子学习的时间段最好是固定的,可以是放学后的一个小时,也可以是睡前的一个小时,这个可以自由决定,但是每天的时间一定要固定,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只要到指定时间就学习的习惯,就像到点就吃饭一样。刚开始做习惯的时候,家长要严格监督,等差不多一到两周,孩子就会主动地按部就班的学习了。如果孩子从小在这种氛围下长大,自然的就会认为读书和吃饭睡觉、呼吸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2.不要给孩子过重的学习负担
樊登说他从他的孩子总是能主动在学校就把作业做完。相比之下,他孩子的同学经常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每天都要学习到十点半、十一点。为什么樊登的孩子能早早的做完呢?
因为樊登不会给到孩子额外的学习负担,只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孩子就有权利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所以他当然争取早早写完,好有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边写边玩不能专注。原因有时候不在孩子,试想如果你是孩子,如果早早的完成了作业,大人看你闲着没事,是不是会布置其他的作业?所以孩子永远做不完,孩子的办法就是我慢慢做,做到半夜该睡觉了总不至于让我再做了吧!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种拖沓的习惯。
教育部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家长在给孩子布置书面学习任务的时候要依照规定,做到心中有数。建议要给到孩子适度的权利空间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如果对孩子的教育如果用力过猛,必然适得其反。
3. 轻松学习,寓教于乐
家长切勿用“盯”的方式在孩子身旁叨念要好好学习,这样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被动,潜意识里会觉得学习是一种禁锢和负担。在这里我强调轻松学习,家长要想办法让孩子在脑中建立反射弧,学习就意味着轻松和快乐。轻松学习可以与和孩子固定时间学习结合起来。家长在亲子学习时光内要尽量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教导孩子。
对于低年段的孩子,家长可以为孩子读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让孩子表演出来;或者一起看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说说自己喜爱的人物;根据孩子的兴趣为他选择兴趣班,最好是可以动手动脑的益智活动;还有一些针对儿童设计的网络课程也是不错的选择,让孩子在看动画中吸收知识,寓教于乐。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高年段的孩子。请给孩子彩色的童年,他会创造出彩色的未来。
4. 奖励学习体验,开拓视野
有的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取得好成绩,许之以利。比如会和孩子说,等你考好我给你买糖、买玩具。物质奖励给孩子学习带来的动力是有限的。长期用这种奖励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心理暗示是“我是为爸爸妈妈学习的,只有考好了爸爸妈妈才喜欢我。”你给物质奖励链一旦断掉,他就会对学习马上失去动力。
所以更优的奖励方式是奖励学习体验,奖励他努力的过程。当你的孩子有进步的时候你可以这样说:宝贝学习有进步,爸爸妈妈带你去课本里的……地方,去看看名人的故乡;我们一起去博物馆看看丝绸是怎么做成的吧等等。用学习体验来奖励学习行为,不仅能增进了亲子关系,走进孩子的内心,而且开拓了孩子的视野。孩子想不爱上学习都难!
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与热情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家长要有耐心,在这个过程中扮演指导老师、朋友、监督者的角色,陪孩子养成日常学习习惯、关注孩子的学习负担是否过重、给到孩子课堂学习之外的轻松学习任务,寓教于乐,最后就是正确的奖励方式,一定要让让孩子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按上述步骤执行一般2-3个月左右能见到成效。还建议家长和学校老师保持联系,跟进孩子的学情,随时做计划调整。
推荐读物:(适合家长阅读)
樊登《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
杨霞《正向管教:让孩子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