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蝉鸣,在作家的眼中那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画家的眼中那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作,而在我的眼中那只是一道美味。
入夏,蝉鸣响彻云霄,给这个炎热的夏天多了几分烦躁。在老家,吃罢晚饭的人们多是喜欢拿着手电筒走入树林来寻找金蝉。金蝉在我老家也叫“节流龟”,一个从语法和词义都无法解释的词语。
在有些地方的人是不喜欢吃金蝉的。大概是2012年,我在大连,那时候经常去捕蝉,就是已经蜕壳的那种,也叫做知了。那片柳树林非常低矮,树上特别多蝉,有时伸手就可以捕到三个。一般的做法就是摘翅,然后油煎,出锅撒上一点盐就可以了。尽管大连的知了口感不是很好,但这是在饭店吃不到的,好久吃上这么一顿真的可以吹好几天。
金蝉仍然很常见,在很多农家乐都可以找到,现在最便宜的至少要一块钱一个了,最便宜的一盘也得三十块钱,贵的那就没边了。记得小时候才两毛钱一个,每天晚上找几十个,一个夏天下来对于一个农村娃娃也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金蝉在饭店的做法和知了一样,但是它的皮还是比较硬,而且爪子容易划到口腔,头上的瘦肉还容易塞牙,我还知道的一种吃法就是节流龟炒鸡蛋,把节流龟切的碎一点,放上青椒炒一下,还是很好吃的。
你知道什么时候的蝉最好吃么?当然是金蝉刚蜕皮的那会最好吃,全身除了眼睛都是白色的,翅膀还蜷缩着。相对而言这种状态下的蝉在农家乐也非常稀少,因为金蝉在晚上十点到十一点才会比较多,而人们不会等到它到这个时候采取捉,一来你不去别人就给拿走租了,二来稍有不慎蝉翅膀硬了就飞走了,所以能保持到这种状态的并不多。可以说这样的蝉就是蝉中极品,不要说可以抓到蝉然后等它蜕不就可以了,因为一旦抓到,就算等它蜕就会发黑,很影响食欲。
野味是不需要复杂的制作程序的,千万不要盖住它那股子野味,没吃过过朋友可以尝一下,可以回味好久。
其实蝉是悲哀的,它的一生,不知在地底藏了多久,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又会被被无情的猎人抓去,然后浸在水里,第二天成为盘中美味。亦或是逃过一劫,伸展出翅膀在树上里叫嚣,烈日下的午后被嬉戏的小孩粘住,折断翅膀,放在滚烫的油里,成为盘中美味。更甚至还没有爬出来就被人刨出来端上餐桌。
20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