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不断的失败、失意让我心灰意冷,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被上帝抛弃的可怜人,整天无所事事的唉声叹气,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吃完午饭,我又拿着手机慵懒的躺在沙发上乱翻,无意中打开一个题为《做个好女人真难》的链接,看到本文的作者并没有发表什么高谈阔论,也没有什么真知灼见,甚至文章中有的地方都出现了语言不通顺的问题,她只是用平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点滴,通过家长里短的一些小事体现生活中自己作为女人的不容易。原来她是一名“简书”作者,平时通过“简书”来记录生活。我突发奇想:我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通过文字表达记录下来,通过文字即可以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又可以记录自己生活的足迹,成长的经验,为以后留下美好的回忆,何乐不为呢!
虽然上小学的时候,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诵读,初中我的作文经常被推选到校园广播室在全校进行广播,但是上了师范院校后我就很少写作文了,走上工作岗位二十年,更是被生活中的琐碎、利益等所缠绕拖累,读书很少,偶尔由于需要写过几篇未曾发表的教学论文,经过二十多年的荒废,现在我还能用像样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观点吗?我还能用像样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吗?我还能用像样的文字记录生活的点滴吗?熟悉的人会不会认为我不正常?别人读了我写出来的东西,会不会认为我是对文字的亵渎?犹豫、矛盾……
很多时候打败我们自己的不是别人,也不是外在的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总是思前想后、前怕狼后怕虎的畏首畏尾,干什么事都拖泥带水,还把一切错过都怪罪给现实与时间。我都有点瞧不起自己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说服了自己,在屏幕上打下了第一行文字……
两个多小时的咬文嚼字,第一篇文章《“冰花少年”有感》诞生了,虽然只有四百多字,我得意的就像一个小学生,让老公孩子成为我的第一个读者,让他们对我的“处女作”发表见解,得到家人的鼓励(更准确的说是煽动吧)我鼓足勇气把这篇文章在简书上公开发表了,没想到两天内点击量达到了七十多,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接着我的第二篇文章《也谈“一师一优课,”》诞生了,并被“上班那点事”栏目采稿
生活不易、善变,它在对我们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与其站在关闭的门前徘徊、犹豫、悲伤,还不如改变心态、方式,勇敢的迈出第一步,通过打开的窗去欣赏窗外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