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多肉们悄悄有了变化,红红白白肥肥美美地出了状态,连这一堆不起眼的白牡丹叶插苗也变得有模有样了。翻翻手机相册,发现它们已经经历了将近一年半的成长。
2015年夏天网购了一颗白牡丹,到手后发现徒长得状态很不好,种下没几天刚服盆又被一场大风刮下了五楼。这些叶片就算是它的遗孤了。找了一个餐盒洗干净放了点颗粒土加蛭石等待它们重生。餐盒不打孔,介质不装满,叶片尽量摆得密集,都是为了保证湿度。叶插宝宝们比较怕干燥,出根出芽期一段时间给水不及时,它们就容易只长根,不出芽。
虽然发根发芽期要勤给水,保持介质湿度,但是也要适度,土面潮湿的程度就可以啦。有人用喷的方式,有人就直接浇,这个可以随意,注意叶片不积水不泡在水里就可以。白牡丹出芽很快,不到一个月功夫就长成了图里的样子。
蛭石是保水性很好的介质,被称为叶插利器。我不怎么用纯蛭石叶插,老觉得纯蛭石发出根有点羸弱。只要保证好湿度、光照、通风,混合进一部分颗粒土出芽率也几乎是100%。颗粒土发出的根比较粗壮,后期分盆换盆过度起来会很顺利。下图是叶插两个月后的状态,小餐盒已经有点拥挤了。
快三个月的时候给它们换了一个比较大的盆。这个时候用的是纯颗粒土了。图片里可以观察到母叶已经开始消耗。因为母叶比较瘦小,基础不是很好,出来的小苗单头居多。
秋天来了,温差开始变大,白牡丹宝宝们开始有了一点果冻色。
经过一个冬天,大盆也变得拥挤了。
春天的肉美起来跟秋冬有所不同。这个时候的美多是因为光照开始充足。
夏天天气闷热,多肉非常容易变绿、徒长、黑腐,所以夏天被肉迷们自我安慰为活着就好的季节。下图的白牡丹宝宝们就算顺利熬过了一个夏天。
又迎来一个秋天,看到盆里几个大的越长越大,几个小的有点受欺负,决定再给它们分一次盆。图里这一盆大个头为主,这是分盆几个月后的照片了。
这一盆小个头为主。
对比一下会发现小盆里的小个头颜色状态反而更好一些。幼年时期被大个头欺负过(被抢光抢水);少年时期换了小盆喝到的水依然不如大盆里大颗那么充足(小盆介质少储水量很有限),艰苦的条件反而让它们学会了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滴的水份和每一寸阳光,把自己储备得结实、饱满、漂亮。
这就是多肉让人着迷的地方吧,给它们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容它们慢慢长,它们就会用最好的状态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