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第一学期还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我早已归心似箭,我想念家人,想念朋友。听妈妈说,家门前的马路修好了,听同学说,学校里有什么不一样了......我很期待!
前段时间,空间里疯转一段话。说我们的大学生活体验时间到了,让我们于1月25号返校上课。显然,这条说说触动到了,想回去的念头更加强烈了!
我的家乡在重庆荣昌的一个不起眼的村里。我的中学时期都是在镇上度过的。我从家到学校要走半个小时的路,还要做半个小时的车,因为我并没有在离家最近的镇上,而是选择了“仁义中学” 。
“仁义中学”好大啊!
这是我踏进校园的第一感受。操场、教学楼、塑胶跑道......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惊喜。雏凤院、集贤院、天骄楼、真知堂、芳草居,一切都显得那么高大上!荷叶密布的湖面被称为“凝碧湖”,湖上石桥被称为“玉带桥”,还什么“鲲鹏园”、“幽幽谷”等,都深深的吸引着我。
6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曾经的惊喜也已经消失殆尽。高中毕业,我流连的,就是那最深处的宁静。
憩,是它的名字。最初,我并不明白这个地方为什么叫这名字,后来我懂了。憩,是休息,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
从真知堂出来,走不了几步就会看到几处草丛。从草丛间的石板小路往里走,就会看到一块写有“憩”的石头。树其实并不多,但整个地方藏在绿荫之下。原来这里有两棵粗壮的黄桷树一前一后的屹立在那里。憩,处于校园的一角,地方不大,除了黄桷树,墙角还有一丛青竹,围墙四周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树。石板铺就的小路,中间会冒出一两丛小草,和路边的小草是一样。他们都有着修长的叶片,手巧的女孩会偷偷的拔几根回去编织成玫瑰花。我喜欢“憩”,和好朋友吃完饭后,我们总会来到这里,或蹲或坐的待在黄桷树下谈天说地。夏天的时候,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在石板上落下斑驳的光影。树叶将燥热挡在了外面,留给我们的是清凉惬意。
还记得初一刚进校的时候,一个宿舍里的人还都没各自成群。我们一行人喜欢聚在一起。“憩”是个很好的去处。我们吃完饭后,就喜欢成群结队的围在黄桷树下聊天。我们宿舍里有个小姑娘,古灵精怪的,我们都叫她“小幺妹”。一天,“小幺妹”心血来潮,她要给我们讲鬼故事。那是个下午,“憩”里没什么阳光,只有我们几个小姑娘。有的女孩不愿意,“小幺妹”就说那个鬼故事一点也不可怕,还十分搞笑。
“话说......”
“小幺妹”手舞足蹈的向我们讲诉她的故事,我们都笑了,不是因为那故事真的逗人,只是觉得她十分可爱。在我们集体大笑的同时,一件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不知何时,一对情侣来到“憩”,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亲热。人家刚刚准备亲一个,就遇到我们大笑起来,那女孩顿时尴尬了,满脸羞红的跑掉了,留下那个男孩哭笑不得。
回忆中的同学们还有着稚嫩的脸庞,音容相貌还记忆犹新,可是现在都各奔东西,只有同学聚会才能看到对方了。我期待着,和她们的再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