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片段__《说话的力量》P103
大家可能都知道,古希腊的思想大师们大多擅长演讲。但是大家可能没有想过的是,因为古希腊的时候还没有印刷术,书籍和文章完全靠手工抄写在羊皮卷上,传播不便,所以学者要读书就要把整篇的文章大声朗读出来,甚至背诵下来。
没有大量随时可供查阅的书籍,更没有现在的互联网和搜索引擎,古希腊的大师们要演讲和辩论就要大量的背诵诗歌、神话和法典,而这些书面的文字对其语言风格的形成必定有影响。
而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技术的便利,往往疏于阅读和背诵。2011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进行“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识字国民,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仅有16.78分钟,人均每天读杂志时长仅有13.66分钟.
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能写一本书的人,讲话的能力也不弱,一开口就能说一二十分钟。这就是因为。
陈述实际上是对口语表达的一种书面锤炼形式,说出来的话像书面文字一样,便会给人出口成章的感觉。但是如果你没有写过书,没有练习过将语言落实到文学上,没有加过过文字,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今天作业:重述知识__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我们拆解这本书的案例有两个不同方向:
方向一:思考如何利用这个规律,让别人做自己希望他做的事情。(前面的六拆基本都是这样的)
方向二:思考自己在哪些地方也符合这个规律,让自己今后在这些事上靠理性作决策,而不是靠本能作决策。(本拆解的方向可以考虑)
示范案例:
【阅读·《别做正常的傻瓜》·片段一·p16】
人们倾向于把一大笔钱放入更加长期、谨慎的账户中;而把零钱放入短期消费的账户中。举个例子,正常的傻瓜看重一条价值400元的领带,打算等到月末发了奖金就去把它买下来。如果他月末得了500元的奖金,他很可能会拿出其中的400元去买自己心仪已久的那条领带,把剩下的100元做零花使用;但是如果正常的傻瓜得了5000元的奖金,他也许就会把这5000元放入银行存起来,从中取出400元去买领带的动力反而没有在奖金只有500元的情况下大了。
原因就是他把这两种奖金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把500元归入零花的小收入账户,而把5000元归入储蓄的大收入账户,对待5000元的每一元比500元里的每一元更加认真和谨慎。结果是多拿了钱反而花得更少了。
示范用读者自己的语言
重述知识__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这样读完一本书,你得到了什么?就这本《别做正常的傻瓜》来说,你多了一些行为心理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更加了解其背后的本质了。
有没有改变你的生活?恐怕没有。
有没有改变你的价值,或者说,增加你创造价值的能力?恐怕没有。
因为,只有让读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学以致用。
怎么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行为呢?或者换个问题,怎么能够从零开始一项新技能呢?
脑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是:先在大脑中模拟出自己在相应场景下的行动。
比如这个片段,讲的是“大钱小花,小钱大花”。理解之后,问一下自己:我的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况吗?
哦,我过年回家,总要给父母一些钱。每次还会跟他们说一句,“千万别舍不得花,给你们就是要你们花的。”
可他们嘴里说好好好,转身就把钱存起来。
现在我知道了,原来原因是这样的。
那么我就平时零碎的给吧,要让他们舍得花,每月汇款八百八,比过年给一万效果好。
练习:
陈述陈述,陈是罗列,述是叙说。这简单二字,其实向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为陈述往往在比较郑重的场合,因此既需要肢体的配合,更需要将各种方法融会贯通,这一切还都要建立在清晰的逻辑层次上。罗列要有次序,叙说要有情感,理性与感性靠文字架桥,炼成一篇有力量的文章,再通过我们的语言传递出去。出口成章,多么精彩!
但现在的我们,习惯于被动地刷过简单文字,主动阅读的人们已经不多,更别说朗读和写作了。因为读得太少,思考太浅,当我们需要动用知识和脑筋去表达时,就显得困难重重。
写下来,可以帮助我们理顺思路。在书写中我们会思考清楚很多,在修改中会得到更多收获,再转为语言表达时,这样逻辑完整、条理清楚的陈述又怎能没有说服力呢?
练习陈述,一定要多动笔。比如围绕主题的写作,理清逻辑层次,反复修改打磨;写比较困难,可以从朗读大段的文字开始,体味好文章的层次与脉络,这样下次自己书写或讲话时,也知道可以按什么顺序来写或说,什么样的文字说出来是什么感觉……
读与写两条腿走路,我一直是这样要求学生的。我要求他们日常大声朗读课文、要求他们用文字写下一天的生活和心情,然后又常要他们把自己的文章大声念出来,去琢磨修改;读与写的循环往复,是期望最终他们能在每回写作时,脑海中有仿佛说故事和演讲般的声音回响,我认为这比多少好词好句和技巧都有用。
光说不练是假把式,想要出口成章,不妨从书面文字练习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