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的历史佳话
焦小桥
从古至今,唐初名将秦琼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个能在千军万马闯入敌阵取敌将首级的人物,在千佛山西盘道上,有一棵老槐树,相传秦琼上山为母祈福曾拴马于此。1000多年的时光过去,老树怀中长出一棵幼树,依然在诉说着“母子情深”的故事。
古槐就在路旁,下方的主干已裂开,仿佛是一把利斧从中劈开,枝干一枝朝东南方向生长,一枝朝西北方向,枝上树叶茂密。更为奇特的是,在朝东南方向生长的枝干下部,一棵幼树穿过枝干,伸向天空。老树与幼树相接的地方,树皮已经融为一体。
古槐下还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写着“唐槐”两个大字,还刻有一小段关于此树的介绍:“此古树称唐槐,相传唐将秦琼曾在此拴过马,亦称秦琼拴马槐,老树怀中小槐宛如慈母抱子,又称母抱子槐,古树东侧方亭故名唐槐亭。”
迟恭,又名尉迟敬德,唐朝开国名将,因忠义勇猛在民间供奉为门神张贴。谈起尉迟恭拴马这个历史传说,要从唐王李世民当年东征被困安山说起。
李世民被围困于安山,当时一起被困的的还有李道宗(李渊的侄子,驻守济宁,后被封为任城王,其女被唐代宗册封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留下一段历史佳话),李世民一方面凭借地形山东与敌人周旋,另一方面并派人向河南紧急调集救兵。而救援军队的统领就是隋唐演义中赫赫有名的猛将尉迟恭将军,
尉迟恭亲率洛阳大军与少林僧兵连夜马不停蹄赶到安山脚下,就在此古槐树下先暂作休整,部署战斗。相传他的战马就拴在此古槐树下,其战马也异常骁勇,当时在踢有很多马蹄印,至今在古槐树树干上还留有四个明显的马蹄印洞,尤其北侧中间一洞极像马蹄形状。
尉迟恭在此稍作休整后,精神倍增,动员三军,浴血奋战,大败围山之敌军,解救于李世民和李道宗于危难之中,此后唐军一鼓作气,结合巧妙实施水淹敌军战术,击溃刘黑闼于泗河两岸。从此,传说给尉迟恭拴马这棵古槐树连同“十八棍僧救唐王”的历史故事开始在当地广为传颂。
因当年尉迟恭在安山同时解救了任城王李道宗,所以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为挚交。有记载后来尉迟恭走访李道宗,两人特意下马观古槐,留下了“敬德勒马看古槐”的历史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