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红色自古以来就是庄重、高贵之色,也是女性最为钟爱的色彩和象征。我国传统红釉在清代康熙之前可分为低温铁红釉和高温铜红釉,低温铁红釉又称为矾红釉,烧制温度低。高温铜红釉的烧制对烧成气氛、烧成温度范围、冷却速率等均有严格的控制要求,烧成温度必须在1300℃左右。由于唐三彩的烧制温度较低和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有限,所以唐三彩上没有红釉出现。但是在唐代工匠的巧手之下,我们透过这些粉面朱唇、亭亭玉立的女俑,看到一个个身着石榴裙、妖娆动人的唐代女子在昔日盛唐之都洛阳城内摇曳生姿。
▌唐三彩鹦鹉髻女俑 高33厘米,1972年洛阳市涧西区矿山厂平炉车间M6出土
女俑站立状,头梳鹦鹉髻,面部丰满圆润,细眼,长眉,樱桃小口,粉面朱唇,额头贴花钿。该女俑身着白色长袖襦衣,下穿黄色百褶裙,肩披蓝色披帛,衣着华丽。左手上抬置于胸前,体态雍容丰满,神情优雅高贵,是盛唐宫廷和贵族妇女形象的代表。这件女俑釉色设计可谓匠心独具,白色上衣与黄色裙子色彩明亮雅致,活泼生动;罕见的蓝釉的运用,为女俑增添了亮丽的一笔,更突显其高贵的气质;裙摆处蓝釉和黄釉相融合之处,又渐变出几抹淡淡的绿色。该俑整体色彩搭配相得益彰,亮丽中不失稳重,活泼中又显高贵,展现了唐代女性的风貌。
▌唐三彩女坐俑 高26厘米,1964年洛阳市瀍河区北窑唐墓出土
女俑发梳倭堕髻,面部圆润丰满,笑不露齿,以墨细描弯眉,用朱红点樱唇。身着黄色窄袖襦衫,绿色束腰长裙,肩披白巾,双手交叉置于左膝,双脚相交,坐于束腰形圆墩之上。这件女俑以绿釉为主色调,颜色清新淡雅,光亮如玉,袖口、披肩分别施以黄釉、白釉点缀,通体施釉均匀,釉色搭配浓淡相宜,女俑衣着艳丽而不媚俗,端庄优雅,是一件盛唐时期极具生活气息、以胖为美的三彩代表作。
▌唐三彩胡装女俑 高33厘米,1987年洛阳铁道部十五局出土
立俑,头戴翻檐胡帽,身穿窄袖紧身、大翻领的胡服长袍,束腰,下着绿色长裤,脚蹬尖头靴,双手举起置于胸前。此俑脸庞圆润,明眸细眉,细鼻小口,为一女性形象,却头戴胡帽、身着男装胡服。该俑长袍为黄褐色釉,以绿釉点缀大翻领及尖头靴,黄褐色沉着干练,绿色活泼可爱,整体色彩搭配上下呼应,使着胡服的女俑豪爽中透露出女性的活泼、勇敢,亦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开放性及兼容性。
▌唐三彩骑马女俑 高42厘米,洛阳出土
女俑头梳反绾髻,鼻梁高挺,樱桃小口,上着圆领窄袖襦衫,下穿曳地长裙,长裙高及胸部,双手扶于鞍鞒之上,正身骑坐于一高头大马上。马双目圆睁,低头侧视,两耳耸起,直立作原地休息状。此女俑上衣为白色,圆领为浅黄色,长裙通施绿釉。马通体饰以深黄色釉,鞯为点彩施釉法,黄、白、绿三种釉色不规律排列,色彩斑斓,随意自然。整体上釉色从上至下由浅而深,层次分明。女俑面容清秀,衣着淡雅,马匹高大健硕,鞍马华丽,整体形象怡然自得,是唐代女性追求自由生活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