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这个词,出现在社会观念中,往往代表不平等。按今天的想法,如若平等,怎会用秩序来强调?西方人其实不强调秩序,他们强调的是法理。因为从逻辑上讲,有了法理,秩序这一概念上的必要性就完结了。
但是对东方人来说,秩序却非常重要。人类的文化发展史,都是受地理,气候,生活条件影响的。东方这块土地,非常特殊,东边南边是大海,北边是荒原,西边是高原大山,西北边有一小块地方能出去。中原大地有大片土地,迁徙交通相对便利,长江和黄河滋养着农耕,彼此间又由江淮水系相勾连。地理对一个民族的影响,从人文特性和社会属性上,可以讲很多,但这里简单说,因为这种地理结构:四周出不去,中间一大片土地,导致东方人必然强调秩序,要不然,在这个巨大的中心地带(古人认为的天下),必然会乱了套。
如果说某种群体文化也是有意志的,那么,这无疑是东方文化意志的选择。今天我们容易把秩序看成某种压抑的僵化结构,是因为我们交错了历史时空的视角,这方面,本无所谓哪种选择更好。但有趣的是,我们常常误解了东方人,认为我们的文化基因里缺少平等思想。其实是不确切的。
不论是从历史事实上(具体的东西方参照史),还是从思想进程上,东方人并不缺少平等思想。甚至东方人对平等的追求也非常旺盛。在这方面,如果我们不以崇东或崇西的倾向,力求客观看待,东方文明长期处于一种极度推崇秩序,又极度崇尚平等的微妙平衡中。如果用道家哲学来看,这却正像是反者道之动的表现。
关于秩序,周礼和儒家已经说得够多。这里可以从几个视点来看,首先看教育。不管是东方西方,教育最能反映秩序和平等的关系。周朝设立的学校,和祭祀场所是合为一体的,叫做辟雍,这类似于皇家官学,也是典礼的场所。但周朝还并没有后来的太学这个观念,所以祭祀的作用应该居于主要。既然是祭祀,那当然在郊外,《礼记·王制》云:“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可见,虽然用了大学一词,但重心不在学校——谁会天天跑郊区去上学呢。对周朝人来说,出城去郊区,可是极为不方便的事情。在蒙文通先生的《孔子和今文学》里,根据对周朝官制的考证,周代的学校分等级,大家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明显有等级差异的。我们知道周朝人很有趣,生活在城里的人叫国人,生活在城外的叫野人。当然近一点的可以叫郊人,远的就称野人。国人和野人,虽然不能说有明显上的等级差异,但是享受的权利待遇可是差远了。国人一词,一般是形容城市里的普通民众,但是在城里真正吃香的是贵族。这类似于古希腊城邦贵族政治时代的格局,贵族掌权,城邦平民享受一些权利,但处于底下阶层。虽然国人脾气也不好,发动“国人暴动”那样的事件赶走了周厉王,但是周公和召公共和执政之后,国人便消气散去了。可以说,这带有明显的贵族政治特征。至于野人呢,离城市越远就越倒霉。这里有距离的划分:京城之外百里范围之内,叫做六乡,每乡有乡大夫;二百里范围内,分为六遂,每遂有遂师管理政务。在六乡的范围里,教育还是比较普遍的,大家都有机会上学和做官,但是,乡里的优秀者,并不能进国学深造,不能和贵族子弟比肩,也就是说,在做官上,也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但对于更远的六遂,就更悲惨了,《周官》是记载周朝官制体系和学制体系的书,在里面没有任何关于六遂的记载,可见,六遂人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而在六遂系统的官职中,也找不到关于执掌教化的条文——这似乎是说,国家根本像是放弃了这部分人。至于六遂下面的地方,更就更谈不上教育了。这实际上算是种族歧视,根据蒙文通先生的观点,六遂的居民,属于被征服部族的居民区——这类似于给他们特别划出的保留区。在当时的情况下,可以被看成是不同族别的人群。
但是,既然有这种不平等,为什么我们说文化又强调平等呢。事实上,正是因为周朝的礼坏乐崩,诸子百家并起,提出了各种思想。在这些思想里,带出了大量强调平等的思维,这是时代的需要,也可看成是一种解构活动。
如果从最著名的四大家说起,儒墨道法四家中,有三家在平等一说上特别突出。而唯一并没有特别突出平等的一家,却因为众采别家要义,成为承载平等思想的主脉。前三家是墨道法,后一家是儒家。
墨家自不必说,兼爱非攻,已经明确了天下最大的平等观,推及到政治上,认为执政应该被选举,道家呢,道家至少从表面上,不说世间之事。若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视角,任何事物自行演化,都是道的体现,无所谓平等与不平等。道家虽然有这种形而上的原意——但作用于世间之事,多少还是带出了平等观的效用,而到了庄子那里,以《齐物论》的齐物和齐论的思想,更是一个“齐”字说明问题。而法家呢,思想很独特,提出了“摈贵族”的说法,在法面前一律平等。当然这个平等有条件,要服从于执政君王的绝对权力。但不论如何,把贵族特权摒弃掉,倒是很惊世骇俗的一大步。
然而儒家却似乎没有明确地提出平等一说。因为孔子这里,儒家还是着重于恢复周礼的秩序。也就是说相比之下孔子并不激进,如果读《论语》,知道孔子其实很温和。但是在那个学术和思想盛会的时代,作为经世致用的诉求,某一派学术的发展,不可能是独立的,各学派自然要了解别派主张和思想,在此过程中,或是有意,或是无意,一定会受对方影响,当然也反过来影响对方。这导致各家虽然派系上有分,但却彼此采纳。
作为势力较大的儒家,采纳各家的情况也较多,便分出内部的不同流派。《韩非子》说儒分为八,墨分为三,蒙文通先生说,儒分为八是与九流百家相荡相激,左右采获,或取之道,或取之墨,或取之法。这一“相荡相激,左右采获”,非常精道地说明了问题。在《论经学遗稿三篇》中,提到这样一个观念:法家一般自称是殷商的效法者,儒家说“效法殷商为《春秋》家”,这个其实和法家暗合。而墨家认为自己是夏朝的后代,仿效的是夏朝的思想主张,而儒家说“效法夏为《礼》家”,便和墨家暗合。本来,儒家推崇的是周代的贵族政治,但是法家和墨家却是“两边闹腾”——法家要扩充君权,墨家要搞天子的选举,但是儒家因为处于“中庸”,便出现了某种“开源哲学”的效果——不断地取纳两家的义理,而在修身哲学上,又和独悬高处的道家相互融合,以至于发展到汉代,儒家的义理变得非常恢弘。
事实上,从《庄子》一书的结构上,便可看出端倪。《庄子·天下篇》历来被认为非常独特,因为它属于最早的文学思想评论(由此也可见《庄子》一书的宏博之处),这篇文章对历史研究价值极高,是因为文章把当时的学术思想和派别,竟然平行论述了一番。说学术有三大派:有旧法世传之史一派——就是说要传系旧的法礼;有《诗》《书》《礼》《乐》一派——专讲这几本书;有百家之学一派——大概是说博百家所长而建立的学术。《古学甄微》的《儒学五论题词》中提到,黄帝的学问,从伊尹到太公、管仲、都是一派下来的,到周朝,周公和太公,一个讲道德,一个讲仁义,一个讲兵权,一个叫礼乐,便有所对抗,太公是道家的法嗣,属于旧派,周公却是儒家的老祖,是新派。而从春秋时候开始,因为经历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战争,旧的学说不能满足时代变化,自然会发生演进,孔子算是直接接上了周公,而道家的学术,却分裂了很多派别,只有老子守着部分要义,九流百家便一齐从这里出来,但都归于黄帝。这种说法,有一种非要去找共同根源的意思,很符合中国文化心态,但客观来说,在东方大地,思想是从一个核心原点传播衍生,确也是自然道理。
因此,在这种大融合下,最后强势发展下来的儒家,在“采纳”上必然更有优势,这就导致儒学从其他三派中吸纳了平等性思想。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儒学的演进,其平等性思想是越来越浓烈的。孔子相对只谈礼乐,后期对《周易》的着迷,更突出其关心的还是天地大德。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孔子对执政的看法是:择贤而立。因为“贤”才是通天地大德。如同周礼的要义,君王是脑袋,人民是四肢,谁离开谁都完蛋。但是到了孟子时代,可能是因为时代更加复杂,孟子掷地有声地提出了民本思想,则体现出的一种更激进平等诉求:人民有权推翻无道君主——这成为孟子历来并不受统治者待见的原因。而汉代的儒家的“今文学”派别,更是把儒家的平等观,以一种理想主义的角度进行发挥。
在下篇中,将讨论古人对平等思想的表达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