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东方之既白

毕业多年后,一天表弟在背《赤壁赋》时犯牢骚,我抓过来花了五分钟,就一字不差背下来了。看来“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的第一要因,就是美。那种跨越时空好的美法,不知觉中,在我心里留下了某种感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下来是这篇赋写的背景,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称作苏子最难的一个人生阶段。

​但当我看到“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时,心想这也不完全是自我劝解后的豁达开朗,这是天生的一种没心没肺的神力啊!

​接着,苏子问吹箫吹得“呜呜然”的客说:为何这么丧啊?

​这个客发出了哲学家般的感慨,“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子于是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变与不变,不知道有没有把你闪晕,但我觉得,唯物论者讲变化,唯心论者讲不变。变与不变没有对错,对你来说什么是绵长的快乐,就选那个罢了。

​文章的最后“客喜而笑”,两个人洗碗布菜,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东方既白,嗯,吃了好多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