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阿萍回到老家时,已经是1972年的四月底了。
她一进门,就看到母亲在院子里打扫卫生。
她紧走几步,叫了一声:“娘!”
月儿猛回头,激动说道:“是阿萍回来了!”
阿萍猛点头,说道:“嗯!娘!是我回来了!”
月儿把扫帚往地上一扔,双手在衣服上蹭了蹭,半弯腰张开双臂,说道:“快过来!让娘看看!阿萍啊!这都半年多了,你又长高了!都成大姑娘了,人也漂亮了!”
阿萍扑进母亲怀中,用力抱住母亲的腰,“娘!你跟我爹!都还好吧?”
“好!我们都很好!你也想家了吧!”
“嗯!可不是呗!还是在自己家觉得自在。娘!这是我姐给你们买的点心。还有,这是我姐给我买的一块布料,说是让你给我做一件上衣。”
“是吗?那点心就留着你爹他们回来了再吃吧!来!我看看这块布!”
月儿接过阿萍递来的布抖,搂开了摸了摸,点头说道:“还别说,你姐她还是很有眼光的,这块布料挺好看的,你看这翠绿的底色,配上这白色的点点,看着就水灵。”
她满意的把那块布放到水盆里,倒上干净的水浸泡,同时给阿萍解释,“这布必须要过一遍水,防止做好了再缩水。”
随后,母亲就拉着阿萍的手,母女俩坐在一起闲聊。
阿萍就把在小姨家受了委屈,被志华欺负的事情告诉了母亲。
月儿听了以后,非常气愤地说道:“如果知道是这样,当初,我说什么也不让你去。不行,她们也太欺负人了,我的找她们去理论。”
“娘!算了吧!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月儿没好气的说:“我早就知道,她们就是那种市井之人,总喜欢隔着门缝看人,我早就把她们看透了,我从来就没有指望过她们能够有善心。我们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独立,才能做到,不用去依赖任何人,哪怕经历再多的坎坷,只要能够做到绝地弹起,就可以逆境重生。纵使过去再不堪,依然能脸上有笑容,内心有光明,心无旁骛地一路向前。”
听了母亲说的这些话,让阿萍深刻地懂得,母亲是希望她变得更坚强,更独立,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勇往直前。
她们娘俩在一起,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第二天,阿萍穿上母亲为她做的新衣服,背着那个绿色的军挎包,上学去了。
到了学校,同学们都是用那羡慕的眼光打量着她。
阿萍感到很自信,也很自豪。
她看了那么多的世界名著,让她开阔了眼界,也拓宽的心胸。
曾经的1971年,那接二连三的挫折和打击,让她逐渐变得成熟。
成熟不是经受苦难挫折之后的妥协,而是看透世态炎凉后的通透。
成熟不是明白人情世故之后的虚伪,而是饱经人生沧桑之后的炼达。
成长可以靠别人,成熟只能靠自己。
她懂得了如何把握与人相处时的那个度。
在所有的老师的眼里,阿萍她好像是脱胎换骨了。
这次回来,她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说话做事,也有礼有节,不卑不亢。
她刚回到学校,就赶上乡镇教育部门,要求各个学校出节目,在镇上的大礼堂,进行汇报演出。
那个负责文艺宣传的王军立老师,立刻找到她,说:“王萍!乡镇教育部门,要求我们每个学校都得出节目,你看我们出什么节目好呢?”
阿萍心想,这个王军立老师,也太会说话了吧!分明就是在等着我阿萍,想办法。
还好!阿萍在市里看过的那些节目,终于派上用场了。
她很自信地说道:“王老师,你给我两天的时间,我最少能给你编排出一两套歌舞,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再多编排一到两套,你看如何?”
那个王军立老师瞪大了眼睛地说道:“真的吗?”
阿萍说:“两天以后,看结果吧!”
这还要感谢她的两个妹妹,阿辉和阿莲,因为她们两个聪明伶俐,一教就会。
应该说她们两个帮了阿萍的大忙,宣传队的成员,一共有十来个,她们三人领舞,其她的同学都是陪衬。
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把两套完整的歌舞节目,排练好了。
那个王军立老师一看惊呆了,他高兴地说道:“王萍!你休学半年多,没想到你长本事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编排出这么出色的歌舞来!这次汇演,我们的节目肯定是最出彩的,你可帮了我的大忙了。好了!以后这个宣传队就归你管了。”
在这之后,每个节目都少不了她们姐妹三人。
她的小妹阿莲当了报幕员,阿萍主抓歌舞编排,她们姐妹三人配合的也很默契,她们带动着其她成员,把节目演练达到了极致。也让所有的老师都刮目相看。
自从在大礼堂汇演之后,也让其他学校主抓文艺宣传的老师们,对王军立带领的宣传队,所参赛的节目也是大加赞赏。也让王军立很有面子。
随后,王军立还带着自己学校的宣传队,到各村,各乡,各生产小队,到田间地头,进行巡回演出。
在学校,王军立还担任着各个年级的数学老师。
他在学习方面,在课堂上,也是尽一切所能,来照顾阿萍。
又一次期末考试,当阿萍把考卷交上去之后,他说:“等一下!”随后,就把卷子扫了一眼,然后说:“你再去检查一遍。”
阿萍只好拿着考卷回到课桌上,又看了一遍,才知道有一道题错了,等他改好后,再交上去,王军立老师看了看说:“可以了!”
阿萍她知道,王老师希望她能够得满分。她从心里也是很感激。
曾经的那个班主任的王老师,又担任了阿萍的班主任。这时,在他眼里阿萍似乎没有了缺点,他对阿萍更多的是表扬和夸赞。几乎把阿萍捧到了天上,每一期的黑板报,都是阿萍的作文。
母亲知道后,也是打心底里替阿萍高兴。
让阿萍没有想到是,在她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找回了自信和自尊的同时,却让她的大妹阿辉不高兴了。
因为休学,她只好留级,跟她的大妹阿辉在一个班上。
阿辉经常在家里跟阿萍发脾气,并很生气地说道:“我不喜欢你跟我在一个班。以前,我在班里学习最好,老师喜欢我,同学们也都围着我转。自从你到了我们班,所有的风头都被你抢去了。现在,都没人理我了,我讨厌你。”
阿萍听了这些话,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是,她也没办法,只是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大妹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