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原生家庭对于孩子这一生来说非常重要,家庭条件很重要,父母对孩子使用金钱的态度也非常重要。你的一句不适当的语言将彻底打击到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为孩子有着敏感而脆弱的内心,而且孩子远比你想的要懂事。
从小我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一直省吃俭用,每天只从家里拿一块钱,三毛钱买一个包子做早餐,剩下的买零食,或存下来。记得有一天晚上,我怯生生的跟妈妈说想买双凉鞋,妈妈劈头盖脸的一堆牢骚发过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家里门面房租的,搞装修又花了几千块钱,你还要读书还要花钱。”旁边的爸爸和蔼的说:“走吧,我带你去。”然而,到了鞋店,一点买鞋的心情都没有了,粗略的看了看就对爸爸说:“算了,我们回去吧。”
从此,一直很爱漂亮的话,不再爱漂亮,对于买衣服、鞋子这些,不再有任何欲望,对于这方面能省就省,平时穿得比较寒酸,即使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却十分内向,不受很多同学的待见。
就这样一直盼望着匆匆结束学生时代,好早早出去挣钱,即使真正挣了钱,仍然不舍得花,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这么不喜欢打扮呀?”我一时竟找不到答案。有时,我妈也会问我:“你怎么不买点好一点的衣服穿呢?”我心里想:“这个问题,应该你比我更清楚答案。”
说了这么多,不是只为发牢骚,抱怨父母的不是,而是可以从我的这个案例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孩子的内心十分脆弱,而且自尊心超强,多次向孩子强调家庭条件不好,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只会让孩子的内心备受打击,会变得十分敏感而自卑,甚至产生错误的三观。
即使家庭条件不好,自身能力有限,没有创造太多物质财富,但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和谐、民主有爱的家庭氛围,这才是孩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呀。
同时,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应该是与父母民主平等的,而不是父母的附庸,受父母支配,甚至任意打骂。这样才能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我们都知道智商、情商对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而钱商也同样重要。可以看出,钱商对我们非常重要,那么钱商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呢?一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都是从小培养,而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那钱商又该如何培养呢?
1.定期定量给孩子零花钱,实现孩子“金钱自由”
我们可以跟孩子约定好什么时候给一次零花钱,一次给多少,不能超过这个频率和数量。
这样,有利于锻炼孩子如何支配使用金钱,孩子自己想买什么东西前,可以提取做好规划和存储,培养孩子的规划能力和储蓄意识。
2.传递给孩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孩子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出现很多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的现象,答应孩子的各种要求,眉也不皱一下的让孩子把玩具带回家,其实家里的玩具早已堆积成山,有的玩具基本没上过孩子的手。
再有一些父母对自己也是如此大手大脚地花钱,孩子耳濡目染从而养成乱花钱的习惯。这样的家长在教育方式上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自然钱商不会太高。
家长要提高孩子的钱商,首先应该在孩子小时候开始身体力行地帮助和引导他认识和了解金钱的重要性。父母以身作则,控制自己不乱花钱,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使孩子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
3.适当给予报酬或奖励,进行正面强化
鼓励孩子做家务,并给予相应报酬,正确引导孩子懂得金钱来之不易,需要靠勤劳的双手才能换来,同时要避免浪费。
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或表现好时,可以给予适当奖励,以此鼓励他们往正面发展,明辨善恶是非。
但是这个方法运用时需得当,避免让孩子产生过分的功利心,只追求物质,而淡漠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