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喜欢留心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从未来式变成现在式,现在进行式,将来式,过去式……“朗读”已成为一道醒目的文化风景,一种引发人们思考的文化现象,它向我们证明,优美,诚挚,深沉,积极健康的内容。闲暇时间挺喜欢随手翻看几本书,上课时语文老师让积累名言名句,我记得班里站起来的第一位女同学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第二位同学略带风趣幽默的举手回答到,“老师,鲁迅先生曾说,学医也救不了中国人。”同学们捧腹大笑调侃着“鲁迅救不了,那你去救”……

医学的学习这是我第四个年头,临床今年是第二年,医学之路是一条永远没有终点的“高速公路”,我也曾请教过很多的教授与临床一线护士姐姐,究竟怎样的医务工作者才称得上是一名真正成功的佼佼者,两种回答也很简单,“了解一个人的病情比了解一个患者想要什么更重要”,“常将人病当己病,救得他生似我生。”
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伟大力量,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匆忙浮躁的时代,当代新世纪的我们精神世界的平庸而匮乏。出于各种原因,我们同自己内心相处的时间相对有限,依然本能反应追求着纯粹,辽阔,有质量的物质生活。
一种没有任何思维与精神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朗读,是聆听她人与认知自己的高生活享受,引导人们放慢节奏,倾尽内心的声音,汉语和它内在独特的气质,精神以焕然一新的方式流进我们的生活,古老而常新的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独特韵律,这别具一格的韵律不仅美更多的是展现文化的记和人类共同的情感。
中午在阅读〔美国〕罗伯特·弗洛斯特的一篇文章中《未选择的路路》中,“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中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蕴含深刻具有象征意义与哲理,《未选择的路》明白如话,又意味无穷,即是人生之路的象征,又饱含着选择与承担的勇气。
朗读,这个人内心的声音在广大人群中持久回响,这是世上最美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