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听人提到死亡的话题。顿时有感沉重。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生死之事共茫茫。生未了如指掌,焉知死去何从。
陆幼青在《死亡日记》里,让我们振而乐观、积极的面对死亡。生命匆匆,向死而生。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我们从出生开始,不论悲喜,都无法改变最终死亡的结局,便是人生的风景与历程。
似乎不那么沉重了,只觉着潇洒,只追求轻松。
无知死亡,无畏死亡,那就赶赴着、朝着死亡的方向、乐观的去吧。
第一次听闻身边人的死亡,是在大一的那段时日里。
春运中,几经委托而买到了回家的车票,还是硬座,还需在汉口过夜、转车。
从汉口回家的路上,四十九小时的硬座。
进门后,已然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挑战了当时身心俱疲的极限。还听到爷爷过世的消息,更加悲痛,便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他的关系很好。我从小到大,与他生活多年。他很和善,慢性子,他对我也有很多偏爱。
他是个混血又苦命的孩子,一生蹉跎,一生不屈。
年岁大的时候,得了肺心病,很严重,整个人都身体不好了。
我大一离家临行前,他说:出去就靠你自己了,加油。以后别那么任性,爷爷以后照顾不了你了。他像是在道别。
我转头:你多注意身体,寒假我就回来了。
通常深厚的感情,最终总会付诸于几小时的眼泪,显得更加悲凉和无助了。
这些年,更多的亲人、朋友离世。
老天爷像是在告诫:老了,多注意身体,多爱爱自己吧。
生与死,也许只是时空的分隔。
或许,他们正在另一个叫做天堂的乐园里,像看电影一样的注视着我们,默默的保护着我们。
这时候,他们肯定是幸福的,我们也应该要是幸福的。
未来,还没来。明天的太阳是否可以升起,我是否还会有呼吸,不得而知。
未来,已到来。无尽的社会、经济、心理的纠结与压力交叠,让一些人享受着躺平随意的当下,也让一些人怀揣着改变世界的鸿鹄之志。
我们生着,不论怎样,都是在争取选择如何死亡的权力。
更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做好当下。
我们生着,抹去眼泪,迈开步伐,心念阳光。
不畏惧的向死的方向走去,大步坚韧的,快步挣脱的,努力、挣扎、享受着当下的生存或生活。
没什么能阻挡,那便不要去阻挡。
没什么好放浪,那便怀抱赤子心、保持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