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家庭都为教育孩子烦恼,如果碰巧你的孩子是一个好动、不听话的熊孩子,做家长的简直是更增烦恼。
马东出品的《好好说话》是一本很实用的书,针对你可能遇到的说话难题,提供了可靠的应对方法。这本书是说话天团为大家奉献的先学现用的说话急救手册,在这里,你会发现:用三句话可以改变熊孩子。
用选择法让他们做家务
培养孩子做家务有很多的好处,它能消除依赖感,增强孩子的责任感、义务感,还能够更加体谅父母,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做事的条理性。
据哈佛大学研究指出,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在长大以后就业率达到15:1,而在犯罪率、离婚率、心理疾病患病率要低得多,所以说培养孩子做家务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情。
但是如今的孩子很少有主动做家务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大人运用方法督促他们。我们家长常做的方法是:“今天的碗筷你帮忙洗了吧!”或者命令性的“今天应该你洗碗。”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好好说话》告诉我们,正确的说法是:“你可以先把碗筷洗好,再去打游戏。或者,你也可以先玩一会儿游戏,再去洗碗哦!”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主要有三个理由:
首先,想改变他人,就必须意识到,只有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们才会乐于改变,接受你的观点时,不会有抵触和反弹。
其次,所谓“有选择”,只是一种感觉,你完全不需要做出改变,但可以列出选项,人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有选择的。
最后,这种“营造选择感”的话术,并不是欺骗,而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表现你的关心和体谅。
也就是说,想要改变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首先就需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永远都是拥有选择权的。
运用信任让他爱上学习,爱上考试
学习的重要性对孩子来说是重中之重,正如普希金所说:“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学习能够让孩子掌握生活上的知识,让个人能力提高,并增强自身修养和气质,这是一个必不可缺少的成长过程。
可是很多的孩子不喜欢学习,恐惧考试,家长怎么样去鼓励他呢?
《好好说话》告诉我们,可以运用三F原则,即“感觉、感觉过、发现”这样的小技巧。
也就是说,先认同孩子的感觉,承认你也曾经有过同样的感觉,然后再说服他。
比如让孩子克服考试的恐惧,我们可以这样说:“我知道,考试真的很让人担心。我以前也当过学生,也很害怕考试。但是后来我发现,考试终究也都是老师讲的那些东西,只要平时用心,那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这样说话的效果,会比我们家长平时说的“不用怕,考试有什么好怕的?不会少块肉!”效果要好很多。
这是因为这种方法,让你的话不像说教,而是有一个共同经历的过来人,在分享自己的经验,这样的说服力是远远高过前者的。
也就是说,先取得孩子的信任,取得他的认同,安抚他的情绪,再来劝说他改变。
运用反向激将法,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小孩子经常有拖沓的毛病,放学回家喜欢新看电视,刷手机,玩游戏,拖到很晚才随便去做功课,我们家长常常会大呼小叫:
“快去写作业。”
甚至,我们会愤怒地叫喊:“不写作业,我要揍你了。”
这种情况尤其在假期更为严重,人们常说的:“假期头三天母慈子孝,过三天鸡飞狗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那么这种时候最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你是不是有个同学叫**,他妈妈总是抱怨,说他作业都乱写一通,让他妈妈很操心,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幸好你不一样,玩归玩,至少还会把功课好好完成,让我不用担心,对不对?”
这么说的效果好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奖励推着走,被惩罚逼着退。”
因为任何人都有自尊,孩子也不例外。这种“反向赞美法”是靠赞美孩子,来激发孩子的自豪感,让他为了“维护自豪”而努力,这样既能维护母子的感情,又能让孩子产生从内而外的驱动力。
也就是说,我们先理解孩子怎么想问题的,通过赞美孩子,帮助他建立自尊,激发他的自豪感,从而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将孩子引导到你所预设的道路上来。
说话是一个魔戒,它可以因为不同的方式将事物引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如马东所说“学会好好说话,大约可以解决一切烦恼。”
当你不知道如何说话时,就来看看《好好说话》这本书吧,相信你会在这中间找到答案。#头条品书团# #新生#
我是凤姐琐谈,热爱读书写作,每天和你分享名著精髓,探讨情感真谛!关注我,遇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