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和陈小波吃了早餐,缓缓走至教室上课。这一天,李立能打起精神听老师讲课了,饭也吃得多了,身体正在渐渐康复。过了两三天,李立的感冒痊愈了。他暗想道:身体乃革命的本钱。人一不舒服,做啥事都有心无力了。
李立庆幸自己的身体康复了,他高兴地哼起了一首曲子。陈小波笑道:“李立,前两天你满脸苦态,现在倒像喜鹊,叽叽喳喳地唱起歌来了。”
“小波,我前几天感冒可难受了,现在终于神清气爽。唱唱歌,以表我的喜悦。”李立说完,唱得更响亮了。
“阿立,小波,我去教室了。你们一起走吗?”刘凯大老远喊道。
“你先走吧,我们等会再走。”陈小波说道。
刘凯独自一人回教室了,没多久便到了。刘凯朝座位走的时候,看到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赫然写着“高考倒计时30天”。刘凯的脸蛋绷着像一根拉紧的弦,看见李立和陈小波进来了,遂说道:“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只剩下30天了。这个周末放假两天,我想回去放松一下,也看看我爸爸。阿立,你和我一起回去不?”
“我回,到时候我们一起坐车回去。我都快忘记这个周末放两天假了。”李立恍然道。
“刘凯,你爸爸现在身体怎么样?”陈小波关切地问。
刘凯感激地说:“他两个月前做了手术,身体恢复得好。谢谢你的关心!”
李立和刘凯一想到周末可以回家透透气,他们的心就早已飞到家了。他们几乎每次都是一起回家,一起回校。他们已经三个星期没回家了,身上的零花钱用得也差不多了。
剩下的几天似乎过得比往常慢,周五放学的时刻好不容易到了。李立和刘凯背着重重的书包,走出教室,急匆匆地奔向车站,终于赶上了末班车。
李立和刘凯在车上交谈了几句,望着窗外的风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一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在路口下了车。他们的家一个在东边,一个在北边,他们在路口约定一起回校,然后挥手告别。
傍晚时分,乡村的道路鸦雀无声,李立走得飞快,不到十几分钟就到家了。李立看到母亲在炒菜,轻轻地叫了声:“妈,我回来了。”
张灵玲说:“李立,总把你盼回来了。昨天接到你电话,你说今天回来。我今天上午宰了一只鸡,炖了鸡汤。你放好书包,过来喝碗汤。”
李蕙兰在帮妈妈洗菜,李山在切菜。李蕙兰看到李立,贴心地说:“哥,我帮你盛汤。”
李立感觉有一股暖流徐徐涌入心头,片刻间全身热乎乎的。他径走向房间,放下书包。来到厨房,李立看见一碗鸡汤已经放在桌子上了。他端起碗,慢慢地喝,慢慢地品味亲情。
吃饭时,张灵玲心疼地说:“李立,你这阵子又瘦了些。再过二十多天就要高考了,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
李立细声地说:“妈,我知道了,我在学校吃得也不差。”
“明天你在家温习功课吧,家务活你就不用做了。”张灵玲说。
李立点了点头。
在家的时间似乎过得比学校快。倏地到了第二天,清晨李立揉揉惺忪的眼睛,从床上坐起来,走到洗手间,倒了一杯水,拿起牙刷“唰唰”地刷牙。
洗漱完毕,他轻手轻脚来到房间,拿起一支笔,在习题本子上写来写去。清新的空气飘进房间,李立倍感精神抖擞,没多久功夫,几页习题就做完了。
张灵玲在厨房煮了白粥,煎了几个鸡蛋,炒了两道青菜。
李山、李蕙兰搞完卫生后,一家人吃了一个简单、温馨的早餐。
张灵玲戴着草粘帽,拿着锄头,往门外走。李山、李蕙兰拿起锄头紧跟在母亲的身后,李立问:“你们去哪里干活?”李山转头看着哥哥,说:“我们跟妈妈一起去菜地里锄地。”
李蕙兰笑嘻嘻地说:“哥,你在家好好复习功课,你不用去的。加油哦。”
李山握着拳头,对哥哥说:“加油,李山哥。”
李立跑回房间,打开书本,他一口气做了好几套习题。他不想辜负家人的希望,今天在学习上比以往都要起劲。
中午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放着一大碗汤,那是张灵玲煲的骨头玉米汤,给孩子们补补身子的。
不知不觉地到了周日下午,张灵玲煮了几个鸡蛋,放在李立的书包里。李立的心甜甜的,又酸溜溜的。李立背着书包走到村口和刘凯会合了,他发现刘凯的书包鼓鼓的,刘凯说:“他妈煮了一些鸡蛋,让他带到学校吃”。
回到学校,李立和刘凯又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状态。他们每天在教室里竖着耳朵听老师讲课,认真地思考老师的问题。放学吃完饭以后,他们急匆匆地往教室赶,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天气炎热,风扇在转来转去,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安静地做题。
日子如白开水一般地过去,高考如期而至。这一天,天空中下起了细雨,同学们神情肃然地走进了考场。李立拿着笔在考卷上“唰唰”地写来写去,他的笔好像泉水在溪水里流淌,轻快极了。李立答题完毕,还剩一些时间,他从头至尾检查了一遍试卷。交完答卷后,他的脸上露出了浅浅的微笑,走出了考场。
语文考完后,李立在接下来的几科考试中发挥如常,胸有成竹。
高考结束后,李立整理了宿舍的东西,和刘凯一起回家。回到家,张灵玲已经做好丰盛的饭菜,李立吃着可口的饭菜,给家人说了一下高考情况。
李立想着高考放榜倒计时,提着的心越来越悬。放榜那天,他五味杂陈,好容易鼓起勇气拨通了查询分数的电话。挂了电话,李立舒心地笑了,跑出屋里,他要把自己考上一本线的消息告诉家人。
晚上,李立打了一个电话给刘凯,刘凯高兴地说:“阿立,我考上一本了。”
李立又打了一个电话给陈小波,里面传来小波兴奋的声音,小波也上一本线了。
三个哥们都考上一本了,哪天聚在一起喝喝。李立喜滋滋地想着,又拨通了刘凯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