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从小就喜欢比较悲伤的东西,就像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去看戏,总是把什么都忘了,但是总能清清楚楚地记得剧中“青衣”的眼泪,“青衣”的哀怨,而对于小丑的做作总是喜欢不起来,总是笑过以后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那时候的我最多也就7、8岁吧,但是我就是这样喜欢那种淡淡的忧愁,为了他人,也为了自己,这好象是与生俱来的,想改总也改不了。也许这就是天性吧。
稍大一点,看了电视剧《红楼梦》,更是爱极了那个凄凄楚楚、惹人爱怜的林黛玉,那时候的我看红楼,啥也不注意,只看林一人,总是和她一起哭,一起笑,而全然不顾周遭人的态度。
就像现在的我也是这样,总是容易地进入状态,总是容易受主人公的情绪影响,和他们一起或喜或悲,为此经常惹来旁人的耻笑,但我依然我行我素,依然边看影视,边流泪。
后来开始读书了,有一天我读到了徐志摩的《丁香姑娘》,他的那股淡淡的忧愁,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就不可遏制地喜欢徐志摩的诗歌,总是陶醉在徐所熏染的那股淡淡、若有若无的忧愁里,无法自拔。
整个学生时代的每一篇作文里,我都写满了那股与生俱来的忧愁,那忧愁就像是深深地镶嵌在我的骨子里一样,真的是挥之不去,而不是我刻意为止,更不是要故作深沉,无病呻吟。也许这就是性格吧。
所以总有人说我多愁善感,总有人说我敏感脆弱。爱咋说咋说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可以容忍他人的欢笑,但我见不得他人的眼泪,一看见眼泪,那么我的眼泪一定也会滚滚而落。那眼泪啊,就像是水龙头,一扭便会流下来。
所以我总是喜欢听那些伤感的歌曲,比如姜育恒,比如张信哲,喜欢他们那种悲伤的、如泣如诉的嗓音,然后让那种淡淡的忧愁深深地把自己包围,让我忘掉身边的一切。
总是喜欢细细品味他们的伤感,然后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无法自拔。不是顾影自怜,更不想封闭自己,就是喜欢那种淡淡的忧愁。
因为快乐的东西总是肤浅的,转瞬即逝的,唯有悲伤,唯有悲伤才能打动人心。不是吗?任何时候流行的东西,总是悲伤的情绪在唱主角,而非快乐!
转眼就读大学了,大学时代的我更是看够了悲情小说,看够了阅览室里几乎所有的情感杂志,然后偶尔也写一些淡淡的忧愁、淡淡的文字,在自己的几个社团里发表。
但是依然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总是认为疯狂之后的寂寞更扯人心扉,所以总是喜欢一个人,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看着有着淡淡的忧愁的书籍,或者涂抹着自己的淡淡忧愁。
清楚地记得一个实习辅导员给我的评价“阿清,认识你总觉得有股淡淡的忧愁包围着你,就犹如我一样。那淡淡的、淡淡的忧愁。但是我不希望你沉没于此,知道吗?……”
是的,这忧愁不像是身边的蚊子,说赶走就能赶走的,它已经成为我性格中的一部分了,只要稍加接触就可以感觉的出来。
不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吗?我觉得说的太对了,既然是性格,那它就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更不是轻易说改就可以改变的。
一本从初中开始使用的笔记本就真实地记录了这一切。
真的,那上面的每一句话都饱含着眼泪,每一个符号都蘸满了深情。
她就再现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甚至是在我拥有电脑之前的所有的心灵轨迹:厚厚的笔记本里的所有文字无不浸透着淡淡的忧愁,浅浅的伤感。
正是这样,所以知道我的人都说我是多愁善感的,不知道的就说是乐观开朗的。
因为我虽然喜欢忧愁,但我并是把它呈现在所有人面前,不是吗?到什么山就唱什么歌,对一个理科生,你满口的之乎者也,我想你一定让人嫌,道理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