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刚才还乖乖地在怀里,一不留神就抓着我的头发不放了;
我家儿子和小朋友刚一见面,上来就是一巴掌;
我家闺女玩得好好的,突然就动起手来抢玩具了…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呢?小至5、6个月,大至5、6岁,打人这件事几乎伴随着宝宝整个幼儿期。宝宝动不动就打人,是让人头疼的事,家长不得不担心这样发展下去,没有玩伴,影响社交。可是,吼叫、呵斥这样的以暴制暴对宝宝好像也没多大作用,怎么办呀?怎么办呀?
首先,对于宝宝打人这件事,必须分龄对待!按照处理问题的基本框架:了解原因,再对症出招。
0-1岁:主动探索的方式
相信很多妈妈在这个阶段都有过被宝宝拽头发、咬、拍脸等“被打”的经历,这些看似攻击性的行为,其实不过是宝宝探索世界、体验因果关系的一种方式:我拍一下妈妈,妈妈就会大叫;我打一下爸爸,爸爸就会睁大眼睛看着我、我摔球,球就掉了……这种行为并不是故意攻击,西尔斯在《亲密育儿全书》中称这是一种:嬉戏式的交流,也就是说,宝宝这时的拍打,很可能意味着,“嗨,我想和你一起玩!”“哦,原来还有这样的奇幻反应”。
1-3岁:情绪宣泄的出口+缺乏人际关系的技巧
1岁是宝宝的第一个自我意识萌发时期,他们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2岁前后,宝宝又会迎来他们的秩序敏感期,当秩序敏感期遇上“自我中心”,他们认为全世界都是“我的”,必须按“我”心中的秩序来,当事情没按他们的设想发展,就会爆发情绪,要是物权意识也出马,整个小宇宙就会炸掉了。这时,宝宝的认知和语言的发展滞后于手部动作的发展,不会表达,“用拳头解决”、“打”成了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
虽然宝宝打人是在表达情绪的方式,但有时,这个情绪不一定全都是负面的,可能是很兴奋的情绪。但宝宝没有任何边界概念,手部力量也还没有发展好,没有轻重,所以会有“打人”的行为,但,这并不是成人概念中的“打”,而是他们表示友好的方式,很有可能意味着:“嗨,你好,我喜欢你!”
3岁以后:模仿+缺乏安全感
如果说3岁以前打人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表现,3岁以后宝宝还频繁打人,就得注意了!正常情况下,3岁以后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开始学会通过协商和分享的方式和平解决冲突、宣泄情绪,打人的情况会大幅下降。这时宝宝的攻击行为,可能源于生活中用拳头的模仿“榜样”,或者是缺乏安全感,希望通过这种极端、暴力的途径来获得关注。
不暴力不娇纵,搞定打人问题
0-1岁:
宝宝还没有“打”这个概念,反复说“不可以打”,反而会强化宝宝“打”的概念,他会理解为:我的这个动作,会引来妈妈这么大的反应,很好玩呢!
所以宝宝有“打人”的行为,妈妈不要立即干预,让它过去就好了。平时给宝宝一些拍打的玩具,供他们来探索每次动作和结果(发声、掉落等)之间的即时因果关系。
1-3岁
a.教会如何表达友好
Cozy刚15个月时,看见小朋友,第一反应是上去抓一把,动作之快,防不胜防……理解宝宝的手部发展优于语言表达能力时,他就会用“手”来问好,你就淡定多了。教会如何问候、表达友好很重要:那段时间我经常和Cozy说:“见面要挥手,喜欢小朋友可以拥抱,但一定要轻轻的,再见时可以挥挥手,也可以送一个飞吻……”边说边示范动作,宝宝也许不能理解我们的语言,但能学习我们的行为。
b.接纳宝宝的坏情绪,引导正确的发泄方式
很多妈妈在宝宝打了人后,会自动开启讲道理模式,如果这会宝宝正生气,讲道理只会让宝宝更加崩溃。
第一步:共情。“妈妈知道小妹妹挡住你玩滑梯,所以你很生气了”,要想宝宝学会控制情绪,前提要帮助他认清楚情绪,家长接受宝宝的负面情绪,让宝宝明白生气、不高兴是一件正常的事,是被接纳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鼓励他自己表达情绪,并引导说出产生情绪的原因。不要告诉他“别生气”,也不要告诉他压抑自己的怒气。他的愤怒也会让自己惊慌失措,从而进一步失控。
第二步:表明立场,告诉宝宝打人的后果。“但是打人是不对的,小妹妹会很疼,你试试打打自己,看疼不疼?如果再打人,大家都不跟你玩,一个人玩会很没意思……”让宝宝明白,打人是不允许,不受欢迎的,同时是要接受后果的,制止的同时要让他明白,你制止的是他的暴力表达方式。宝宝慢慢体会别人的感受的过程,也是培养宝宝共情能力的好机会。
第三步:给宝宝提供一个解决的方法。“你可以和小妹妹说,让我一下行吗?如果小妹妹要滑,你可以先玩玩别的,等小妹妹滑完后你再滑……”让宝宝知道,除了打人,用语言沟通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第四步:重视道歉。“小妹妹被你打痛了,现在很伤心,我们要让她开心起来,先说对不起,下次再也不打了……”同时给宝宝示范,带着宝宝去和小朋友握手言和,说对不起。道歉能进一步强化宝宝对“打人是不允许、要承担后果”的认知,同时用行为告诉宝宝犯错后要及时改正。
c.强化正面行为
如果宝宝只是想引起注意,一味地告诉宝宝打人行为不好,效果可能并不太理想,不如试试“强性强化法”:表扬宝宝那些好的行为,对于坏行为采取漠视。爱听“好话”是所有人的天性,宝宝更是如此。
d.永远不要双标准要求
想想看这样的情景是不是曾经在你身上出现过:宝宝小的时候出现的“打人”行为,你不制止,反而一脸怜爱地笑着对他;你高兴时,咬咬宝宝的手臂、捏捏宝宝的脸、拍拍宝宝的屁屁……然鹅,突然有一天宝宝打了别人,你却说这样不可以!
宝宝想:我打妈妈,妈妈很高兴啊,为什么打别人就不可以了?妈妈也是打我啊,为什么我就不可以打人了……当你用双层标准对待宝宝时,可想而知,宝宝该有多混乱!
e.树立榜样
家长永远是宝宝模仿学习的第一人,要想宝宝不打人,家长就要以身作则,否则,说教就没有意义了。很多家长会和宝宝说:“不听话,就打屁屁”;一旦宝宝打人了,就失控地吼,严厉呵斥。可是,难道不是你用行为告诉宝宝可以打人,解决问题就歇斯底里的吗?
3岁以上
攻击型儿童的父母往往是这样的:
专制:倾向于用打骂解决问题;
溺爱:对宝宝缺少管教,甚至认为“打人”很勇猛;
忽视:对宝宝缺乏关心。
无论是家庭系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还是情绪安全假说,都表明,长期在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会出现很多的负面情绪反应(害怕、恐惧)和行为失调。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宝宝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养成的,家长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同时不娇纵不越底线,把1-3岁的功课再做一遍,并没有捷径可走。
宝宝的行为是父母的映照,打人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如何引导,很考验家长的素养和水准。养娃,本身就是一条自我探索成长之路,我们在帮助宝宝梳理情绪时,其实也在认清自己的情绪,教会宝宝用语言解决问题时,何尝不是在为人处事上的又一次探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