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团要结营了,有点后知后觉,30天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30个昼夜晨昏,是挑战也是坚持,是积累也是输出,除了感谢团长的付出,也感谢友友们的一路相伴,一群人走的更远 ,在此也一并感谢坚持、勤奋的自己。
群里的朋友们熟悉而又陌生,源于我们是文友,源于对文字的热爱,游走在字里行间,感受着彼此心灵的碰撞,一直相信,文字是最有力量的呐喊。
朗读
习惯了晨昏的朗读,庆幸自己有足够的储备,因为1,通过语音原因重现的形式去朗读虽然做过分享上过课,但是如孩子完成作业般严肃认真的发语音打卡还是第一次体验(群里读书打卡我已列入开学读书写作的新学期计划);
2,因为要朗读我复习了朗诵和课上的发生技巧,如何调整气息,如何让自己“先声夺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语音练习机会,我可能不会刻意练习;
3,读完了真正想读而又一直没有时间去读的书,通过朗读打卡,我真的是一字一句带着感情每天3-5分钟读下来的,以前只是知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憧憬,却不曾读懂海子,最近分享完《海子经典诗集》我想我理解也在渐渐读懂海子;
4,一个月我完成了五本书的阅读,海子的诗、汪国真的诗、童诗、还有两本儿童文学,这个阅读时间是我抢出来的,很是有点嘚瑟。
点评
坚持持续的输出,还要保质保量,从最初的不好意思到坦然接受,我还是经历了心理挣扎的,因为担心写的不好,被点评有点不好意思。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点评要求“120字以上,还要指出不足”是有很大挑战的,首先要看文章就要要用心的去读其他友友的文章,才可以找到不足,开始我只是从改作文的层面去看有没别字,语句通顺吗?图文并茂吗?排版好看吗?现在通过点评互动,我更能“懂你”更能感受到文字间的温度,更容易感动、共鸣。
这也是有朋友说我很用心的在做点评,因为我一直相信我手写我心,别人都把心声给你看了,那么出于尊重,也要一字一句的读完,哪怕是感受余温。(有时读到的很晚)
写作
把自己一个月的写作状态分为两部分,看到自己持续坚持一百多篇的连续,还是很欣慰的,最初的目的其实是自娱自乐的想结集出版。在前十多天里是自然而然、随意、随心、随性的写,不带任何目的,不争不抢很佛系,没太在意排名,重在参与,垫底的好处就是,抬眼一望哇!都是前辈,要赶超学习呀,学习要有态度啊!渐渐进入状态,就端正了写作态度,虽然排名靠前,还是紧张回头一看,哇!全是追兵,那就继续写呀,不然掉队了前功尽弃。还有部分压力是习惯了碎碎念的随笔散文,突然让写谈写作这么严肃的文章,有点毛爪爪无从下手,所以对于写作特别是新媒体文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至此,感谢亲爱滴友友们的每一次点评(我已对各种评论了收藏整理在了经典语录里,就是我的“错题本”)感谢大家每一刻的相伴,八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