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宝宝刚学会走路不久,却偏要跑得飞快,我怎么也看不过来,已连续摔跤好几次了,作为监护人的家长,肯定是有责任的,还好没什么大碍。
但是上周末摔了二跤有点严重,一次是在小区门卫那里,他自个骑着扭扭车从门卫里出来,门口有个坡度,冲下来速度太快,连人带车翻了,我来不及抢,宝宝脸上擦破了点皮,立马肿起来了。
还有一次是宝宝爸妈带出去玩的,在太湖边看落日,想拍个照,不知道怎么会摔了一跤。可是湖边绿化带种了一排各色矮矮的玫瑰花树,宝宝正好摔到树边,那个硬硬的玫瑰花刺把宝宝的脸划了好几道血痕。宝宝痛得嚎啕大哭,可怜的娃。宝宝爸爸妈妈吓坏了,连忙开车去儿童医院挂急诊。医生配了些皮肤修复和消炎的药水给他涂。所以这几天原本漂漂亮亮的小脸象个猫脸了。好在现在已经在结疤退疤了,但愿他能很快修复,恢复原样。
宝宝是家里的心头肉,大家都围着他转,只要他有一丁点不舒服,就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可一岁半的宝宝真的是太顽皮了,家里的有危险因素的东西都得放得高高的,让他够不着,或者都藏起来。每每他走到哪,我都要跟到哪,一直在视线范围内,甚至在一手臂范围内,够得着拉他。可是他特喜欢各种各样的车,而且车骑得飞快,我两条腿有时真的跟不上他,自然摔跤也在所难免了。
但是宝宝摔跤后,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和做法,才能让宝宝接受教训,以免以后不再摔跤呢?为了要带好宝宝,我也经常要看看育儿书,学点育儿经。
一般出于本能,宝宝摔跤了会大哭,家长肯定第一时间去抱宝宝,看他有没有摔伤,伤到哪里了,严不严重。然后采取一些措施:一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利用其它的玩具或者是零食来哄孩子。二有些暴脾气型的,会通过大吼来让孩子停止哭泣,也会说:“就这点事,哭什么哭,自己不小心还好意思哭?”三是推卸责任型,一边对碰到孩子的东西或者地板骂:“都怪你,碰到我宝宝了。”一边用手或者脚去打或踢这些物品。
其实,这几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为什么呢?
因为宝宝摔跤后,肯定会摔疼,这是生理反应。家长应该理解,所以应该让宝宝哭,让他把感受发泄出来。
孩子不小心碰到或者摔跤了,除了身体上疼痛的感觉外,更多的是感到害怕,却因不懂得如何处理,这时只好用哭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可家长却告诉孩子:没事的,没事的。换位思考,如果大人摔了一跤,也会疼的嗷嗷叫,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安慰。明明感到疼痛和害怕,可家长却否定自己的感觉,告诉他没事,我想此时孩子内心大概是纠结的,也是崩溃的,他不懂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只好越哭越大声,直到家长采取第二步的行动,孩子才被迫停止去思考这个问题。这样长而久之养成习惯,长大后会因为抹不开面子,而委屈自己去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因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从来就没有人告诉他,你的感受很重要,你要尊重你的感受。而是不断地让他去忽视自身本来的感受,去做一些在他人眼里正常或识大体的事。
当然也会有父母心里很关心孩子的伤痛,但言语却充满埋怨:谁让你自己不小心?摔下来怪谁?这样的孩子大概是最悲惨的一种,他一定觉得自己好无助,我希望得到安慰,但听到的却是批评。爸爸妈妈不爱我,没有人爱我。这样的想法如果生成了,就会造成性格上的孤僻。
更有甚者,家长去打碰到孩子的东西或地板等,心里也许解气了,但是久而久之,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报复的心理。你去踢桌子、椅子不就是报复它吗?等孩子融入集体了,别人打了他一下,他也会立马还过去。
所以这些都不算是明智的做法。
那么,如果碰上孩子摔跤,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1.第一时间先关心孩子有没有受伤。就算发生天大的事,也没有孩子人本身重要。让他感受到我们的爱。
2.安抚好孩子之后,要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一点很重要,既然出现问题,我们就要教会孩子勇敢面对问题,积极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指责完,关于如何解决问题只字不提,孩子跤都白摔了,什么也没有学到。
3.解决完眼前的问题,教会孩子如何避免再次摔跤。这一点很关键,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既然摔也摔了,疼也疼了,我们总得吸取一些教训,这样才能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
孩子摔跤在所难免,大人的反应才是最为关键的教育。孩子能不能在摔跤中学会成长,能不能避免再次摔跤,都跟大人的反应有很大的关系。
育儿真的是很难的事,需不断学习,思考,这样才能助我成长,助宝宝健康成长!